返回分卷阅读9(2/2)111  小镇故事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事不过三,她对自己说,最后放弃了。



此时天色还早,但时间已到下午五点。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步行街,步行街的最大特征是人流量很多,即使大家都知道,来步行街吃的东西不一定正宗、买的东西大概率质量一般,但这个氛围依然吸引着不少人前来,尤其是年轻人。

几位穿着市中校服的学生从苏又芹面前经过,一边走一边说要去步行街那边吃牛排串串。

她去了,去了三次。

苏又芹看着那几位学生的背影,抬脚跟上去。

苏又芹出车祸后在朋友圈里说自己出事了,那位高中同学问了她几句,得知苏又芹可能会回镇里养伤,让她有时间来市里找自己。

苏又芹这几年的性格越发平和,加上她知道医生和医学生的痛苦之处,索性坐着不动,让医生和两个学生现场观摩自己脸上的疤痕,在心底希望这两名学生能成为厉害的医生。

苏又芹运气好,跑去拍片时,拍片处还没下班,她最后一个拍完,轻轻松松去吃午饭,吃完午饭回到拍片室外的等候区,拿到片子等医生上班后,第一个去了诊室。

从五官科出来,她踩着医院常年不变的喧闹又去皮肤科。

她转身继续往前走,从斜上方再次传来唤她的声音:“苏老板,苏又芹!”

市里有几位和苏又芹关系不错的朋友,往年回来时,苏又芹会和他们聚聚,但这次回来,她没有联系他们。

毕竟就算现在见面,交流还是要通过手机,还不如远程聊天。

没有用。

四线小城的市中心区域不大,当初在市里上高中,一群学生只能趁着周日下午的半天假期在市中心逛,买点小吃看下稀罕事。

他没有经过患者的同意,就当着患者的面这样讲解,压根没有考虑自己的现场教学会不会让患者回忆起不好的东西,会不会让患者不喜。

好在患者是苏又芹。

苏又芹瞥见人,转身离开了医院。

沈芊垚的手里,还夹着一支冒烟的烟。

苏又芹回头看,来来往往都是陌生人,没有熟人。

那家店应该在步行街深处一个角落。她朝着记忆中的方向走去,刚走两步,听见身后有人喊苏又芹。

她上高中时,步行街那边就有一家卖牛排串串的店,串串很好吃,牛排虽然劣质,但对那时候的普通学生来说,算是他们能接触到的高端生活的边儿。

真正和她关系好的,是苏又芹的初恋女友艾云。

隐泛酸。

当初她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无法发声,医生检查后显示她的喉咙没有任何问题,过了一段时间,喉咙没有恢复,医生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

从医院出来前,苏又芹鬼使神差地拐去了化验科一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她站在路边,看着眼前显示着空车的出租车一辆一辆驶过,手抬高一半又放下,最后还是拿起手机,用打车软件喊了一辆车去酒店。

这么多年过去,市中心的很多东西依然没变,步行街依然是步行街,小吃摊还是那些小吃,只是稀罕事变少了,多了很多和孩子有关的玩耍东西。

现在去坐车回镇上也来得及,但苏又芹想到包里已经带上的过夜物品,酒店也已经订好,她不想回去了。

她凭着记忆拐进了步行街的中间位置。

她有个高中同学在市中心的化验科上班,两人有加好友。

高中同学在玻璃窗后角落里,她的口罩拉在下巴上,半倚靠在桌边,和一个年轻男医生笑着说什么。她的朋友圈里显示男朋友和她在一个医院,不知道是不是那个男生。

医生讲得认真,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有些不妥。

看完骨头,她又去五官科。因为已经来看过两次,她很特殊,医生对她有印象。

难道那家店还存在?

医生调出她的病例看了一阵,又接过苏又芹从外面带回来的病例看后,他让苏又芹端正坐着,以苏又芹脸上的疤痕现场给两个学生讲解起来:“这位患者是典型的疤痕体质,这个疤痕已经产生大半年,但是恢复得很慢,你们看,这应该是摩擦后再被热气烫伤的……”

皮肤科的人是位中年医生,带着两个学生。

这个月下了几次雨,酸乏的情况依然存在。医生检查后没有发现大问题,让她平时注意腿部保暖,少穿短裤,有条件的情况可以试试艾灸等。

将东西放在酒店,苏又芹准备去逛逛。

她循着声音抬头,帽檐挡住视线,她拿下帽子,看见沈芊垚半个身子探到窗外,朝她挥手。

苏又芹和那位高中同学关系一般。

苏又芹被牛排串串勾起回忆。

上个月来检查,医生说这种情况很正常,让她回家休息锻炼结合,看看这个月还会不会这样。

苏又芹上大学后很少来市里玩。她回家一般待在镇上,来市里都是办事,办完事最多吃顿饭就离开了。

检查后喉咙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结合她的情况,医生再次提议让她去看看心理医生。

苏又芹没跟上那几位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