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晚唐浮生 第1402节(2/3)111  晚唐浮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船的性价比都更高,唯一需要担忧的是建造技术和经验。

舰炮,无论是口径还是身管,都是陆炮难以企及的。数百门火炮的齐射,更是一个国家无上辉煌的象征——讲道理,能凑几百门火炮的陆军都不多,更别说一艘战舰就装备这么多大威力火炮了,那真的是战争巨兽。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州城门大开,出城过节游玩的人群摩肩接踵。

从灵州时代到现在,四十年了……

他本来是打算直接回京的,但不知道触动了哪根心绪,直接下令南行,他要到淮南看看,徐州只是第一站。

邵树德有些动容。

“臣遵旨。”马万鹏看着圣人的满头白发,心中一酸。

路上偶尔见到一辆四轮马车,风驰电掣般驶过,载着欢声笑语奔向远方。

这次就算拼了老命,也得让圣人见到大船下水。

“此亦臣所愿,不敢邀赏。”马万鹏说道:“能参与此等盛事,臣死而无憾矣。”

邵树德登上了城外的石佛山寨,俯瞰徐州全景。

浸淫船只建造数十年,对这项事业有很深的感情了。家族有点小富贵,吃喝不愁,子孙后代也有去处,他现在想追求些不一样的东西了。

“可有难处?”邵树德问道。

徐州活了。

“陛下。臣与同僚们商议了一下,觉得可以尝试建造。”马万鹏说道。

运河码头附近,一年之中难得空空荡荡。仅有数艘船只被拖上了岸进行维修,但此时也停工了。

邵树德明白,他的大夏帝国暂时还做不了这种美梦。

但双甲板船只拿来拉货也是很好的,容纳更多的货物,需要更多的船员,运货效率、运输成本能进一步降低,抗风浪能力也几何级提高。

“心愿已了,走矣。”邵树德拍了拍马万鹏的肩膀,微笑着离去。

集市也关门了。离得最近的一处,木栅栏之内,煤炭堆得到处都是,顶上还落了一层薄雪。

“陛下。”马万鹏也实话实说了:“都是头一回,疏漏难以避免。”

这是一个十分纯粹的技术官僚。

这个与魏博一样的晚唐烂疮,就这样渐渐愈合了。

枪炮长一声令下之时,汹涌的波涛之上,三层甲板上密布排列的火炮次第开火,橘黄色的火焰从炮窗内依次闪过,呼啸的弹丸飞向敌舰,摧毁建筑、打折桅杆、击穿水线……

从唐代到现在,多少年没建造过这种大船了?

同光八年(923),是新朝雅政重要一环税制改革实行的第一年。

邵树德点了点头,道:“朕会让工部全力协助。事若成,尔等皆有厚赏。”

作为运河枢纽、商贸重镇,徐州自然是重中之重了。

不出意外的话,大半个正月都要在徐州度过了。

作为运河枢纽节点之一,徐州有规模庞大的漕船修理、建造工坊。

城墙根下,舞台已经搭了起来,百姓们聚集在附近,观赏着百戏表演。

腊月中,圣驾经莱芜谷道抵达兖州,随后一路南下,于新年前后抵达徐州。

时溥、朱全忠时代被彻底打残废的徐州,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后,人口渐复。

大型工程项目,不是有图纸就行的,它还需要大量有经验、有技术的工匠,还很考验统筹管理水平。更别说,现在连图纸都没有。

新生代没有完全继承银刀都“遗志”,都挺“正常”的,或许是因为他们在连番战乱中被杀得比较狠吧。

第060章 淮南行

“好好做,朕等着。”邵树德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