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4章 活着上映(2/3)111  这个导演只拍烂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起来大导演,闹起矛盾来跟普通人没什么不同。

许南一个三十多的年轻导演,他能有个屁的人生感悟。

文艺片,除了一些文艺青年之外,大部分观众是不感兴趣的。

当然,陈鹏飞的《妖猫传说》两个人也买了票,但要等看完《活着》了之后去看。

但又因为这个时间段是淡季,许南和陈鹏飞都是大导演,所以院线给的排片都不算太低。

两个导演想法一样,网络上因此风平浪静。

那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

但也有例外。

所以,大多数影院都能够看到许南的电影,同时也能够看到陈鹏飞的电影。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五月二十五两部电影上映的日子越来越近。

“肯定的啊,大导演突然拍文艺片,不是为了冲奖还能是为了什么。”

“大导演也是人嘛。”

而且文艺片这东西,和商业片的拍摄逻辑完全不一样,需要一点人生感悟才能够拍好,拍出味道。

反正都是很一般的电影,还不如放大导演拍的,这样更能吸引观众。

陶恒感叹道。

不过这波许南肯定是吃亏的。

因为是文艺片,所以院线给的排片不算是太高。

文艺片嘛,你还想有多少人看,能有这么高的上座率已经是不错的了。

在文艺片领域,大家对陈鹏飞的信任度更高一点,所以大部分文艺青年的第一选择是看陈鹏飞的电影。

但许南和陈鹏飞的新电影,媒体都没怎么报道,顶多就是发几篇文章,让网友知道有这件事情。

巧合的是,陈鹏飞也是这么想的。      电影上映之前,他也只是小小的宣传了一下,打算等电影上映之后,利用更好的口碑来引导宣传。

这个时候,许南选择这个档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一天,两部电影同时在院线上线。

“难啊,国内奖项都是小圈子决定的,许南绝对会被卡。”

但冷门档期就不一样了,大导演的面子还是有点的,反正其他电影也不热门,挤出一点排片不算什么。

如果是热门档期,哪怕许南是大导演,院线也不会挤出太多排片,因为他们要趁着这个机会赚钱。

原因很简单,文艺片天然不吸引观众,前期宣传也没什么用。

陶恒和刘东东两个人的第一选择都是许南拍摄的《活着》。

圈内人基本上都有文青属性,对于好的文艺片不想错过。

对这部电影,他没什么太高的期望,回本就行,甚至小亏也能接受。

电影圈虽然很脏,但因为在聚光灯下,还算是干净的,有的圈子更黑暗,甚至还明目张胆,

至于《活着》这部电影能不能凭借口碑破圈。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两部电影是文艺片。

时间很快来到了五月二十五号。

“听说许南拍这部电影是为了冲奖。”

还不如等电影上映之后,凭借良好的口碑吸引观众,然后破圈。

这可以从两个不同电影的放映厅人数看出来。

圈内人看出了陈鹏飞针对许南的意思,不由得有点无语。

所以两部电影的消息在网络上并不多,只有少数人知道。

许南手里捏着一笔宣传资金,但他没打算电影上映之前宣传,他打算在电影上映再开始宣传。

刘东东和陶恒见怪不怪。

两个人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了下来,趁着电影还没有上映闲聊几句。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入放映厅,人并不多,稀稀拉拉的,上座率也就在三成左右。

作为一个影评人,他对圈内的龌龊实在是太了解了。

年轻的时候还觉得很不公平,但等年纪上来了,见的多了就明白,这是人性,改不了的。

没别的原因,文艺片领域,国内能胜过陈鹏飞的就那么一两个人,许南并不在其中。

按道理来说,两部电影同天上映,而且还是大导演的电影,媒体肯定会各种煽风点火,营造出一股诸神之战的氛围,激发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给自己引一波流量。

既然观众不感兴趣,媒体自然也不会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