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到村民们被吓得脸色煞白后,才将李大海拉到前面。
两人又互相恭维了几句,王贵就带着李大海和顾瑾朝村民家走去。
“我丑话说在前头,今天,你们要再凑不齐交赋税的赢钱,明天我就上报里长。”
“对啊,朝廷要做的哪一件事情没有做成?”
第二是土地税,有多少田产按比例收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更离谱的,还有挑了两筐晒干的牛粪的。
众人讨论了一会,纷纷跑回家,生怕落后。
老百姓第一交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户税。
“也是你们运气不错。”
有用竹子编的竹筐,小木凳,烂的不能再烂的衣裳,破旧的洗澡盆,更有一些妇人采集的无患子,皂角等等。
“反正要交的。”
“要不,我们还是交了吧?”
王贵巴拉巴拉讲了一通。
当然,也有一些村民的篮子里放的是鸡蛋,公鸡,公鸭什么的。
大概过了一刻钟,李大海和顾瑾面前就堆满了物品。
十五岁以上的被看作成年人了,每人每年交一百五十钱。
这个是按照家里的人口数量收税。
每一样税种看起来不多,但林林总总加起来,有的一户人家得交二两多银子。
他首先恐吓村民如果不交赋税,就会被抓壮丁,家里没有壮丁的,那就妻女为奴……
属于人头税。
“遇到一个好心人。”
第三部分是“赋”。
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每人每年交二十五钱。
后面有座高山,不过林子里盗匪横行,根本没有人敢去。
王贵站在高处,开始动员。
他差人挨个通知,不一会儿,村口的大槐树底下就站满了村民。
在周国,不同年龄的人缴税的标准不同。
往年挣一点,攒一点,堪堪能交上赋税。
老百姓完全靠种地,种菜养殖鸡鸭赚点零钱。
“这位李掌柜正好要购置一些物件,你们可以将闲置的家伙什卖给他。”
王村离利州虽然近,但资源匮乏。
很多物资都会短缺,老丈未雨绸缪,想得长远,难怪家底丰厚。”
“到时候就不是我能兜得住的了。”
成年男子每人每年收三百钱。
王家村总共二十几户人家,没有交上赋税的有十一户。
周国的税种有很多。
今年朝廷又多增加了一项徭役税。
被吓坏了的村民交头接耳。
“再僵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
“确实,正好现在有人收购物品,又不用花钱,过了这村可没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