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正在别院门口搬伤者的人说,陈冬月去了城北的时候,大墩子崩溃了。
后脚,大墩子就赶到了王府别院门口。
太皇太后说,当时正值北地大乱,前太子不反,是因为怕抽掉走了北林军的兵力,北夷人会趁虚而入。
皇帝突然觉得,最佳的皇位继承人确实是前太子。
这么看来。
自己漏掉了一个儿砸!!!!!
对很多事的后悔与懊恼,经常让皇帝睁着眼睛到天亮。
那就是。
一幕幕的往事,几乎每天都会在他眼前闪过。
一切,都晚了吗?
两人共骑一匹马,也没关系。
他虽然不算聪慧,但却很上进,且为人陈恳,性格温和,也很愿意听从谏言。
“这能有为什么,”有人搭话道:“还不是你来得太慢了。咱都打完了你才来,这不就是连吃屎都赶不上趟儿吗?”
对不能是帝王。
可他却没有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关键是哪怕那个时候太子知道皇帝要杀了自己,自己如果豁出去反了,也不是不能自保。
前太子办事的能力,大荣朝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是他,亲手杀了大荣朝最适合继承皇位的皇子。
毕竟他那老丈人手握重兵。
可现在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间太多太多。
是的。
不过现在想来,这些大概都是装的吧。
其实现在想来,宁王哪怕性格不是装的,也不适合继承大统。
陈冬月前脚刚带着姚大夫骑马从小巷离开。
而宁王,其实一直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
因为姚大夫要去城北,所以陈冬月便主动请缨了一回。
都是他的错。
否则按照齐王的性格,只要登基,不出三年,民间必反。
皇帝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
那些串联起来的往事,把皇帝不愿意承认,也不敢承认的真相,呈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康王的名字,甚至没在皇帝脑海中闪现过一次!
毕竟人一旦活到了八九十岁,性别啥的,好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真是,好极了。
用太皇太后的话说就是,如今天下大乱,皇帝占了九成九的功劳。
可前太子没有反。
他朝天大吼,“啊啊啊啊,为什么!!!为什么每次就差那么一点点!!!”
要是宁王做了皇帝,那大荣朝可能就离改姓不远了。
鳄鱼的眼泪,从浑浊不堪的眼睛里,冉冉流出。
皇帝原不想相信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