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节(2/2)111  我的独立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别的还有什么酒?”

从孩子们扛着猪饲料口袋返校,到时序和顿珠做的家常菜,从第一次备课的板书,到操场上孩子们跳锅庄的盛况,最后是酒瓶子,她将近日拍下的种种一一po出。

她叫曲珍,今年二十四岁,高中毕业开了这家小酒馆。用她的话说——“我就不是读书的料,家里怕我不读书了出去飘,干脆给钱让我做生意。”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祝今夏一脸诚恳:“谢谢。”

门口挂着风铃,摇曳生姿。她踮起脚来,透过木窗往里看,依稀可见桌上晃动的油灯,有沧桑的歌声飘出窗来。

“你是老师?”她上下打量,撇嘴说,“我最烦老师了。”

倒是在回酒店的路上撞见一家小酒馆。

“天黑了就回酒店。”

时序:这茬是不是过不去了?

山里条件,着实恶劣。

面条端上来,祝今夏没吃几口就走了。太油。

台上的歌手在唱歌,台下的酒客在大合唱。

“但还好,你一点也不像老师。”

“来干嘛的?”

就当她在夸她了。

祝今夏:你但凡拿出忽悠小姑娘的油腔滑调,施展一下个人魅力,手到擒来的事。

她说了句藏语,见祝今夏没反应,又切换成汉语:“外地来的?”

那和陌生人喝酒呢?他可没说过这个……

时序:那不能够。得趁领导喝醉,忽悠他给中心校添两套电子设备。

配文:

“青岛。”

耳边适时冒出了时序的紧箍咒——

但许是酒精的作用,不算动听的歌声也给人听得心潮澎湃,祝今夏久违地打开朋友圈,发了个动态。

“来支教。”

“不要在外面乱跑。”

祝今夏放下大包小包,拿出手机拍照。

逗得小姑娘哈哈大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对。”

起初是被屋檐上斑斓的手绘吸引,可惜招牌上只有藏语,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插科打诨几句,还是同样的叮嘱:晚上不要到处乱跑,吃完饭就赶紧回酒店。

山里山外,果然两个世界。

祝今夏:少喝点。

“没了,啤酒就这俩。”小姑娘指指柜台,“不过如果你想喝泡酒,那边还有蜈蚣泡酒,猪鞭泡酒——”

“没别的了?”

祝今夏定睛一看,纯生。

“喏,送你,我们店里最好的酒。”

很快有人走出来,二十来岁的姑娘,穿身t恤短裙,很不藏族,耳朵上还坠着数不清的耳饰。

a lorful journey

最好的酒——

藏族人喜欢音乐,也爱喝酒。

想了想,再添一句:你说是吧,小哥哥?

“虽说发不了大财,但总不会倒闭。”曲珍十分乐观。

小姑娘给她挑了张角落里靠窗的桌子,拎了一打酒过来。

祝今夏啪嗒一声抠开易拉罐:“cheers!”

不出半分钟,收到新消息。

时序:……

祝今夏钻了个漏洞,跟在小姑娘身后踏入酒馆。(注:家切勿模仿)

时序:喝。

这样一家小酒馆对于从大城市而来的祝今夏,实在不算娱乐胜地,酒的种类少得惊人,台上的歌手也唱得十分粗糙。

小姑娘哈哈大笑,“你还挺搞笑。要不要进来喝杯酒?我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