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2/2)111  [武周] 问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看了看自己这有点犯傻的随从,一时半刻间也找不到其他合用的跑腿,只能又朝着对方招了招手,“你替我去做一件事,务必赶在籍田礼之前完成。”

——————

且不说李治早几年就有将他册立为太子的想法,就说如今好了。

“那您这是……”

但也可以说……

他拢了拢袍袖继续朝前走去,口中喃喃,“长幼同乐……长幼同乐……”

为了活着吗,他也不得不去做!

李治的岐州之行前脚敲定,萧淑妃后脚就开始发动人手行动了。

这话当然可以像是武媚娘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岐州刺史是皇子,所以底下个个不敢敷衍。

总之,她们现在所在的岐州,就是挂名在李素节的名下。

论的意思。

正在梳妆换洗的武媚娘闻言一笑,“岐州刺史的位置由四郎遥领,岐州官员怎能不尽心。”

武清月早已忍不住将目光定格在了武媚娘的身上。

只在武清月见到那位韩王李元嘉的两日后,她就被迫起了个大早。

算了算了,有些话就不用说那么明白了。

他好像有些想法了。

但开口之时的语气,倒还像是往日一样平和,“我在想她方才说的话,于我而言或许有些启发。”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韩王此刻的脸上神情接连变化了好几次,最后变成了一派说不出的严肃。

不是因为她已偃旗息鼓,全然罢手认输,而是因为,这岐州籍田若能操办妥当,功劳总能分给她儿子一块!

不过这籍田礼的到来,倒是比众人想象中的还要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也对,皇室子弟怎么样,不是他能妄言的。

李忠成了太子,也没耽误李素节先是当了雍州牧,册封雍王,后又改了个岐州刺史。

人家还在暗地里积极争功呢。

武清月抬了抬眼皮,觉得这话说得真有水准。

被捞起来换衣服的时候,她还听到那头有人在嘀嘀咕咕,“此地长官真是太过尽心竭力了,愣是将筹备工作缩短了一半。”

有些事情,武昭仪不能去做,他却可以。

就像五郎指的是她那位兄长李弘一样,四郎就是李治的四儿子——萧淑妃所生的李素节。

他只是觉得,让韩王这么空站着不是个事儿,得找个话茬转移一下注意力,调侃一二,哪知道这上来就犯了忌讳。

要不怎么李治凭空搞这一出,萧淑妃也没出来闹腾呢?

还有几日的工夫,应当来得及。

这位今年虽然才八岁,可要说待遇,真不是一般皇子可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