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逸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辣个男人评历代帝王8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李商隐《燕台》
◎刘彻:难道李商隐缺心眼吗?◎
6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会招致人民反对与自身的灭亡,这当然没有错,但“使六国各爱其人”往后的说法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了。秦国不以六国为鉴,后来的君王又不以秦为鉴,这令作者感到非常痛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杜牧的立场其实是在统治阶级的。
3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阳和启蛰。
不仅民间,城中的许多达官显贵或清要文人也都争相宴请杜牧,或为拉拢,或真心相谈,不一而足。
距离上次观看水镜已经旬日有余,杜牧文名本盛,一经水镜宣扬更是如日中天,如今不仅歌楼楚馆争唱杜牧的春风词,连市井百姓都能念一句“六王毕,四海一”了。
江南春好,城中春情正盛。
席间俱是他在此地结识的唱和之友,闻得消息也为他高兴:“杜兄才华横溢,文武兼修,屈居此地实属大材小用,我祝杜兄此去志愿得展、扶摇直上。”
友人)
阿房宫赋尾声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上)
城中著名的诗酒风雅地,杜牧正举酒向众友辞行。朝中暗涌,日前京中来信,言说朝堂有意诏他回长安任职,旨意不日将达,嘱他早作准备。
春哗楼。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另一方面,他认为封建君主如果能做到“爱民”就可以“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这也违背历史规律。不说秦亡的根本原因不止不爱民,封建帝王的本质也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爱民。而且,这些王朝本身也无法摆脱历史周期律。——参考教参上霍松林老师对《阿房宫赋》的解读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都出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杜牧饮罢笑着摇头:“时也命也。不怕大家笑话,自观看完水镜之后,我这心里始终沉甸甸的,朝堂如何,尚不敢作想啊!”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4彼始皇者,弃仁义而用威力,此可以吞并而不可以守成,贻训子孙,贪暴而已。——虞世南5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