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天才科举路 第267节(2/3)111  天才科举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徐韶华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他看向卫知徵,低声道:

卫知徵面上闪过一抹忧色, 他素日虽然吊儿郎当,可内里却深知个人与家族荣辱与共的道理, 是以这种事儿他跑的比谁都快。

“这……”

这一次,竟是又被华弟猜准了!

卫知徵也没有想到自己不过离京两月, 京中便发生了这样的事儿,这会儿卫知徵是既庆幸又担忧。

可担忧的却是远在京中的爹, 这件事既然安王都能让他爹知道, 只怕也是要让他爹拿出一个态度来。

更何况,勋贵王爵, 朝廷重臣都一边倒, 便是平南侯有天大的本事,只怕也支撑不住啊!

据藏书阁古籍记载,在三百年前,怀义国国民之数不过我大周一府之人数,鲁齐来使前来朝贡之时,食鱼而泣,见瓷而滞,为众人之乐。

“华弟, 若是,若是减兵事成,他日我大周有个差池,那,那……”

可今日华弟这一句话, 让卫知徵难得有些犹豫,他吞吞吐吐道:

“边疆要出事了,最迟不过三月,必有战事爆发。”

“明乐兄既知平南侯好名,那么,此番便不妨助其一臂之力,让他真真正正做一回力挽狂澜的大英雄。”

庆幸自己跟随华弟出来,此事出来可以请华弟帮着参谋一二。

“若乐阳侯府愿以身入局,那此事便绝不会成。”

“明乐兄莫急, 此事一朝一夕不会轻易定下,而侯爷要做的, 便是全然以安王爷为主。”

可减兵事宜,弄不好那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毕竟,边疆驻兵可并不止有雷家军,只要平南侯稍稍松松口……那么右相的减兵之法似乎也并不是全无可能。

徐韶华说完,起身走到轩窗旁,而那兵书之下,是这两日徐韶华让人抄录送来的军报。

“清北省距离傲舜国和怀义国最近,更与怀义国接壤,是以这些军报大多与怀义国相关,怀义国为我大周与傲舜国相夹,其国土狭小,物产并不丰富。

这话,是卫知徵替乐阳侯府所问。

卫知徵瞠目结舌, 安王之所以愿意淌这趟浑水,只怕也是看中了这笔不菲的军费,他与右相怀抱同样龌龊的心思,乐阳侯府岂能与其为伍?!

这里头安王也掺了一脚,所以乐阳侯府这才拿到了第一手消息,可这个消息对于大周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卫知徵想到这里,面色苍白, 袖中的拳头不由自主的握紧, 下一刻徐韶华抬手拍了拍卫知徵的手臂, 卫知徵绷紧的肌肉微微放松, 徐韶华这才道:

再加上如今桂榜未放,徐韶华不好前往巡抚衙门寻马清打听更多的消息,现下徐韶华也不在京中,故而只能拿着军报琢磨。

这会儿,徐韶华将收集到的半载以来的军报分给四人:

而这些张贴在告示栏中的军报,也是一部分边疆消息的来源。

“华弟,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如何做?”

大周虽是新朝,可到底前朝也曾鼎盛过,沿用旧制,加上曾经那场科举舞弊的大案的存在,使得大周的消息并不闭塞。

“什么?”

但即便只是军报,也能揣摩到一二关键信息。

卫知徵有些不解,徐韶华垂下眼帘,缓声道:

而在先帝时期,怀义国也是最先俯首称臣,盖因我大周掌握着怀

卫知徵这时也终于喘匀了呼吸,他看向徐韶华的目光中,敬佩之情几乎凝成实质。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