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御膳房跑腿的活计,必然又落到了沈初宜身上。
她摸了摸她的乌发,认真对她说:“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1
这倒是新鲜事。
难得的,德妃娘娘递了帖子,说要登门同丽嫔吃茶聊天。
日倩倩,温暖春风拂过屋脊,一扫冬日冷寒。
另一个,德妃也不是那等爱串门的热闹性子。
沈初宜笑了一下,面容依旧干净而清澈。
丽嫔早就换了竹青的大袖衫配百迭裙,整个人清俊又优雅,她恭恭敬敬等在永福宫门前,规规矩矩给步辇上的德妃见礼。
沈初宜跟着其他宫女一起忙碌两刻,外面才传来通传声。
“我知道了。”
但她这样一笑,眼尾的岁月痕迹却很温柔。
沈初宜跟在绿桃和红果身后,陆续呈上瓜果和点心。
做完差事,她依旧去了一趟年姑姑处。
“你总有弄清音的一日。”
“初宜,”年姑姑说,“你真的很好。”
不过德妃娘娘要来,永福宫自然要好好招待。
泉水叮咚,环佩琳琅。
她不会轻易放弃希望。
样样都很精致。
枣泥酥,荷花糕,豌豆黄,松子糖。
两个人亲亲蜜蜜进了寝殿,待在花厅落座,丽嫔立即道:“给德妃娘娘上茶。”
年姑姑先说了那药的事情,说已经有了些眉目,不过具体细节还需等她能出宫一趟,要再等半月。
沈初宜算好时间,低声说了丽嫔的打算,年姑姑不由坐直身体。
她们并肩走过宫巷,给沉闷的长信宫带来一抹朝气。
丽嫔自然不能含糊,使了银钱要了最好的果品。
宫人们纷纷换下厚重的袄裙,换上了靓丽多彩的衫裙。
丽嫔笑容甜美,亲自上前扶下了德妃。
德妃淡然一笑。
哈密的甜瓜,京北的蜜桃,还有玉泉山庄生产的山樱桃,正是好吃的时候。
点心则是御膳房白案大师傅的手艺。
面对德妃,宫里所有人都嘴甜。
年轻的姑娘们头上戴着漂亮轻巧的绒花,面庞清丽,笑容明艳。
“我会催一催他。”
“我整日在宫里,总觉得憋闷,如今天色正好,倒是可以到处走动。”
沈初宜没有听过这句诗词,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可她能听懂弄清音。
这模样,跟平日里在永福宫作威作福的跋扈人可完全不同。
她们每一旬都要去给太后们见礼,一旬给庄懿太后请安,一旬给恭睿太后请安,即便中间不见面,也不过才十日光景,何来想念?
绿桃不知沈初宜的秘密,见她任劳任怨,一声不吭,便总把这差事交给她,红果不便多说,见沈初宜也没有不愿意,便就这样含混。
回了永福宫,德妃娘娘自然还未到。
她拍了拍丽嫔的手,同她好姐妹似地往永福宫里走。
犹如邻家长辈,让人从心底想要依赖。
“想见你,这不就来了。”
年姑姑长相刻薄,面长眼细,严肃起来的时候,小宫女们都很怕她。
丽嫔入宫之后,同德妃也不熟悉,除了宫宴很少走动。
她握了一下沈初宜的手心,见她手心温热,回握也有力气,不由笑了一下。
春日时节,已经有新鲜瓜果吃用了。
这一日的永福宫也添了一抹热闹。
“姐姐怎么想起来妹妹宫里?若是有事,找人通传一声就是,妹妹自然要去德妃姐姐宫里叨扰。”
如此一来,倒是给了沈初宜机会。
“见过德妃姐姐,姐姐万福金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姐姐这样说,妹妹可是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