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生活的意义(2)(2/3)111  自卑与超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对“生活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时就开始了。就连婴儿这样的弱小群体,也会通过其掌握的方式估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以及这种实力在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少。

&esp;&esp;懂得奉献和合作的人是随处可见的。他们懂得怎样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不断努力培养自己的爱情,并努力对社会产生兴趣。这样的情感在宗教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世界上任何具有伟大意义的运动一样,宗教也是人类想要贡献力量、为社会增加利益的产物。不幸的是,除非他们的做法对于这样的目标来说非常直接,否则宗教的真正内涵就很容易被人曲解,人们也将无法看到宗教究竟为社会利益的增加献出了多少力量。相比之下,科学则比政治和宗教更能让人理解,因为,它使人类对他人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有所增加,也更便于人类理解生活的意义所在。无论我们是从哪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增加个人对他人以及所处社会的兴趣,促进人与人的合作,为人类的幸福奉献力量这一目标却是永恒不变的。

&esp;&esp;一个人的童年对其“生活意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童年时期充满不愉快的人,可能会赋予生活完全相反的意义。如果是一个过于看重愉快经验的人,这样的事实并不会影响到这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而只是会让他对外界充满了戒备。他会认为:“为了让我的后代不再经历不愉快,我一定要努力改变这种令人不满的环境。”还有一种人会认为:“身边的人总是占我便宜,这是多么不公平啊!既然这个世界如此不公,我有什么理由善待它呢?”有些人会这样告诫他的孩子:“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去完善,而这种完善也注定要建立在为人类谋求更多幸福的基础之上。

&esp;&esp;在一个生命发展的第五年,少儿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稳定的对待困难和事业的行为模式。在这个时候,少儿“对自己以及世界该抱有怎样期待”已经具有持久的、深层次的概念。此后,他将用这张统觉表(sche of apperception)来观察世界:在被人们接受之前,经验就已经被提前做了解释,这样的解释是建立在“生活意义”基础之上的。就算这里所指的“生活意义”是完全错误的,就算这样的方式会导致一个人极端不幸,人们也不会放弃它。因此,只有通过重新检查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将统觉表进行修正完善,才能改正这种错误。有时候,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结果,进而修改他的“生活意义”,并且通过努力真正改变了它。但是,假如社会没有对他施压,他也没有觉察,依旧按照原有的方式,他还是会接连不断地陷入困境,而他一定不会想要去改变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要借助了解情况的专家的力量来改正错误的想法。同时,他们也会给予我们更为合理的“生活意义”。

&esp;&esp;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正确与否,带来的结果将会有天壤之别。正确的意义像是我们事业的护卫者,错误的意义则如撒旦[1]般可怕。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意义的形成过程,充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并在它们产生重大偏差时能够及时纠正。以上问题实际上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与生物学、生理学的区别,就在于它能够通过对“意义”本身及对我们人类产生何种影响的了解,不断提高人类的幸福指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