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万元。同比下降了32,节约了1000余万吧。当质量得到改善,废损自然降低,成本随之得到改善。反之亦然。都说一个领导一个令,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可能会想,陶唐当了总经理,会有什么新道道?在这里我确实要公布我们今后管理工作的重心,那就是以精益管理为核心……”
&esp;&esp;“但盛东是走过弯路的,我刚到盛东时,集团冯老总——他当时是集团总经理,去盛东视察,检查了盛东推行精益的做法,跟我讲了几句话。他是用哥伦布打比方的,大家都知道,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欧洲人,现在史学界有人质疑这个定论,但这不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不深谈了,我们也不是搞西洋史研究的。回到正题吧,冯老总说,陶唐啊,我看你抓精益可以归纳为这样三句话:出发不知去哪儿;到了不知
&esp;&esp;吹牛!韩志勇想,盛东搞的不错,但不可能有这么大收效。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果然祭出了他的法宝……盛东是冯世钊推行精益管理的试点单位,陶唐很可能就是以此获得冯世钊的青睐。李珞是看过精益管理的几本小册子的,集团将其提至了战略的高度,但他对其却不感兴趣。总是喜欢标新立异,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抓质量或成本呢……
&esp;&esp;“最近应东湖实业的邀请,我和李总、江总去了一趟……”
&esp;&esp;“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即悬而未决的几个亿的合同问题。我们需要订单,但订单受制于成本,成本即价格,营销部难以接受对方的报价,而营销部的价格是财务核定的。我在东湖现场拍了板,凡是价格误差在10之内的,统统签了。这有些武断,但是必须的。因为时间等不起,用户等不起。但是我们不能说财务在捣乱,财务也是为了把关啊。我认为10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消除的。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你不能说用户在刁难你。这个活儿,我们不干就会有别人干,用户永远无错。但价格又是科学,不能总是拍脑袋。回来后请韩总给财务安排了一项工作,即重新核算东湖产品的价格。今天早上,财务部的核算结果出来了,比我想象的要好,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是可以承受的,令我感到愉快。为什么过去不行现在就行了呢?财务做了个说明,很简单,就是加强成本控制特别是废损的控制。非常正确,这就是精益!后面呢,财务要盯紧成本,盯紧废损,要将计划变为现实,而且要不断改进,把成本一直压缩下去!盛东就是这样做到,刚才谈到了盛东的几组数据,数据的背后,是盛东员工的艰辛努力,我相信红星是可以超越盛东的,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一样可以做到。”
&esp;&esp;李珞忍不住去看韩志勇,看不清低着头记录的韩志勇的表情。他感到愉快,陶唐的板子抽在了韩志勇和马光明屁股上,活该!
&esp;&esp;“对于精益管理,我们系统也在搞,盛东算是先走了一步,受到总部的肯定。我在这里给大家披露几个数字,盛东公司近三年来质量损失、管理费用逐年以两位数降低,成本费用率每年以一个点降低。大家可以算一算,以我们红星现在的规模,成本费用率降低一个点意味着什么?大致可以省出一个亿。一个亿啊同志们,如果用于涨工资,差不多可以增加收入10了。而且大家要注意,这是在不增加规模的前提下计算的。现在盛东尝到了甜头,越发觉得精益有搞头了……
&esp;&esp;吕绮认真做着记录,她速记的水平不错,几乎可以一字不落地记下陶唐的讲话,她很想听听陶唐对精益管理的讲解,因为盛东是集团树立的标杆,盛东经验的核心就是精益管理。
&esp;&esp;“精益管理被集团总部提到了战略高度,不是我的发明,发明权在日本,在丰田公司。他们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取得了极大成效,为很多著名公司所推崇并学习实行。我们也算汽车行业的一员,有份资料说,全球范围内,质量最过硬的是丰田车。考核办法是统计法,即统计每100辆新车发现的缺陷,丰田是最少的。有一家美国的著名公司,花了大价钱请了丰田的专家帮助他们搞精益,搞了一段时间后宣布他们学会了,精益了,这个结果令日本人嗤笑。因为精益管理的精髓在于持续改进,是没有终点的管理活动……”
&esp;&esp;还是来了。李珞想,看看他如何讲吧,这可不是营销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