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节(2/3)111  嬉闹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曹操冷哼一声,骂道:“这小子还真是不死心,见我这边行不通,又去磨你。你们就是太心软,才老让这小子得寸进尺,觉得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esp;&esp;要知道儒家治国讲的就是个“礼”字,老曹家差的东西得逐步补回来,比如现在大伙就在翻找史书典籍,准备给老曹家找个祖上曾经阔过的祖宗!

&esp;&esp;相反,要是他们真的傻到去浑水,以为自己可以左右太子的人选,那可就是蠢到家了。

&esp;&esp;提到去长安,曹操倒是想起自己那个糟心儿子来。他笑睨着荀攸问道:“这名单上没加什么不该加的人吧?”

&esp;&esp;荀攸与曹操说起派人去长安的事,曹操本不甚在意。

&esp;&esp;他年轻时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去济南为国相的时候更是毫不留情地打击当地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从来不信鬼神报应之说!

&esp;&esp;曹操哼道:“他还需要见识外面的天地?他的心已经够野了。”

&esp;&esp;荀攸没立刻去找曹操商量曹冲去长安的事,而是等太祝那边把名单递上来才将曹冲的名字加上去,揣着去向曹操说起此事。

&esp;&esp;荀攸不再多说。



&esp;&esp;荀攸一时不知该怎么说曹冲好。

&esp;&esp;只能说他俩不愧是亲父子。

&esp;&esp;这种情况下,莫说曹操没问他们关于立储的意见,就算问了他们也要谨慎回答,绝不能试图去左右曹操的决定。

&esp;&esp;他们这些出身颍川的人看似占据了朝堂半壁江山,开口便能左右朝局。可谁又敢胡乱开口,甚至徇私枉法、以权谋私?

&esp;&esp;荀攸这才知道曹冲跟自己说的已经是方案二,早前已经和曹操画过开发丝路这种大饼了!

&esp;&esp;他与荀的态度一样,从龙之功他们已经立过了,没必要再立第二次,只要他们始终忠于朝廷,无论谁坐上太子之位都不会对他们如何,顶多是会少了些荣宠罢了。

&esp;&esp;多少人盯着他们这批“颍川系”官员?

&esp;&esp;荀攸懒得管他们父子俩的事了,揣上得了曹操批复的名单便回太常去。

&esp;&esp;颍川荀氏的荣宠已经够多了,就算少一些也无妨!

&esp;&esp;曹操这个当爹的也让人一言难尽,明明已经准备答应了,偏就不给曹冲个准话,弄得曹冲又另辟蹊径从他这边下手!

&esp;&esp;只不过既然天下人都吃这一套,曹操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esp;&esp;曹操心里不大信鬼神,他要信的话晚上根本睡不着觉,毕竟他行军打仗二十年,真要有鬼神的话晚上哪还睡得着,怕是夜夜都有怨魂缠身!

&esp;&esp;荀攸一听这语气,就知道曹操对亲儿子的打算了若指掌。

&esp;&esp;曹操又改了口:“不过,我本也打算让他去长安,既然你开了口,那便允了他吧。”他说罢拿出丝绸之路的舆图,给荀攸看看曹冲递上来的丝路开发方案。

&esp;&esp;要做到“名正言顺”可不容易。

&esp;&esp;不是荀攸对曹操不信任,而是曹操既然坐上了那个位置,考虑事情时必然是皇权在前情义在后!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长安那边有许多礼制建筑,如今已经毁坏了不少,这次太祝过去主要是寻访一下相关遗迹,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参考的地方。

p;&esp;未来会如何,荀攸也无法推断。

&esp;&esp;荀攸:“………………”

&esp;&esp;荀攸说道:“仓舒这年纪,理当到处走走,多见识见识外面的天地,打磨打磨他的脾性。”

&esp;&esp;荀攸苦笑着说道:“仓舒说他也想去。”

&esp;&esp;曹操越是把他们高高地架起来,他们就越不能行差踏错,否则迎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esp;&esp;曹冲第一时间得知曹操允他去长安,一下子蹦了起来,狠狠夸了荀攸一通,说有荀攸出马就是不一样,不愧是曹操看重的股肱之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