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王之娥的事不是一例, 从创办这个学习班以来,学生们已经受了太多的挫折。
&esp;&esp;杨玉燕也没想到。
&esp;&esp;她毕竟只是一个嘴炮, 擅长将事情描述的看起来很像真的,但事实上却未必会那么顺利。
&esp;&esp;她以为她提出的学习班就算不能收进很多学生, 但应该是不缺学生的。
&esp;&esp;可学生们去招生的时候却屡屡碰璧。
&esp;&esp;学生们一开始选择的招生范围就是乞丐。
&esp;&esp;乞丐应该是最需要工作的人了吧?
&esp;&esp;可学生们满怀热情,分好各自负责的街区,以小组为单位, 对穷人和乞丐最多的城区以地毯式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却被人骗了个底掉。
&esp;&esp;他们连回来的车费都被骗光了, 没挨打实在是因为人数够多,又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学生。
&esp;&esp;原来,真的有丐帮。
&esp;&esp;乞丐会抱团这不奇怪,但没有一个乞丐愿意出来工作就很迷。
&esp;&esp;事后他们开会分析原因, 分析来分析去……似乎原因就是“都当乞丐了,那当然就是不想工作的人啊!”
&esp;&esp;有一个乞丐很善良, 只骗了他们的干粮, 骗完就说不想来学习班,不想学习,也不想工作。
&esp;&esp;学生当时还不识人心险恶,热情的劝他:“你工作了就有钱了啊。”
&esp;&esp;乞丐:“我不工作也有钱啊。天天躺在这里就有钱赚啊。”
&esp;&esp;这还真的无法反驳!
&esp;&esp;学生:“你工作了赚的钱才有自尊啊!乞讨来的钱不会让你觉得丢人吗?”
&esp;&esp;乞丐:“……”
&esp;&esp;乞丐把他们打跑了。
&esp;&esp;这个学生在工作会议上大声发言:“我认为给乞丐钱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行为!这会助长他们的懒惰!只要所有人都不给乞丐施舍, 他们就一定会去努力找工作了!”
&esp;&esp;马上就有人反驳:“但有人是真的需要帮助吧?不是所有的乞丐都是太懒才不工作的,那些生病的啊,残疾的啊……”
&esp;&esp;杨玉燕马上说:“街头就有人故意把人打残疾控制他们去讨钱。”
&esp;&esp;“真的?”
&esp;&esp;“天啊!这太残忍了!”
&esp;&esp;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这个学生是坚定了从此以后遇见乞讨的就不给钱, 一口馒头都不给。
&esp;&esp;除了好手好脚的乞丐拒绝工作,个别是真的残疾或生病,那就真的没办法工作,就是招来学习班也没用。
&esp;&esp;所以这第一次的招生计划,失败。
&esp;&esp;第二次,他们把目光对准了穷人,就是普通的穷人,家中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
&esp;&esp;但这部分的人本来就很勤劳啊,他们本来就一直在工作啊,不管白天黑夜,拼命找活干。
&esp;&esp;学生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