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2/2)111  簪花上西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吃早饭了么?我逛了趟福民街早市,顺手稍你一份,趁热吃。”

在这些早上四五点钟就出摊谋生的摊主的脸上,她好像能看到某种生命力,似乎是早高峰的地铁和写字楼格子间里的那些面孔上缺乏的。

江承点点头,“谢谢。”

她逛了一圈,最后买了油炸糕、大碴子粥、豆腐脑和油条,东北早市的“四大金刚”。

时婕咬了一口,没话找话似的继续给江承种草,“我小学就吃过,这么多年了,还是那个老板娘,还是五毛一个。现在都成网红小吃了,大众点评上好些推荐。这个得赶紧吃,放凉就硬了。”

人总会被别人活着的那股子劲头感染。

一屋子骨灰盒和寿衣的西天殡葬用品店,此刻充斥着油香和豆馅的甜味。

老板娘养的小泰迪趴在一旁,身子裹在棉被里头,露出个小脑袋,眼睛黑豆似的,瞧着时婕,尾巴摇得像要起飞。

等时婕回到店里时,对门已经亮起了灯,她敲敲门进去,把一袋子吃的撂到柜台上。

时婕逐个摊位逛过去,路过不同的气味和各式的吆喝声,那是人间烟火气的来源。

“油炸糕你吃过不?这家可有名了,胖姐油炸糕。”时婕隔着塑料袋掰开她那份,外头那层黄米皮在油锅里炸出一身酥脆外壳,里头糯叽叽地拉丝,豆馅里混着完整的红小豆,塞得满满当当,直往外冒。

怪不得古龙写,没有人会在菜场里自杀。

鱼摊养的活鱼槽下烤着火,以免水在零下三十多度里结冰,把鱼给冻死。摊主正拿着条锯子,把一米多长的冻鳇鱼切成小段,嘴上跟顾客唠叨,锯一下得掉一两秤,整条算下来掉一斤,十五块钱没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飘地冒着热气,离老远就看得清楚。面点摊上笼屉垒得塔一般,馒头包子个头大还胖乎,看着喧腾得很,像是营养过剩的娃娃的小脸。

那个江承应该来逛逛,他需要沾沾活人气儿。也不知道他逛菜市场时会是什么表情,总不会还是那副扑克脸……这个怪念头突然冒出来。

“好,你的东西需要帮忙搬过去么?”江承指了指柜台后面那个收纳箱,里面是她店里的东西,昨晚寄存他这儿的。

时婕一高兴,就多带了一套“四大金刚”。

大葱和白菜在卡车上堆成山,老板豪气干云地站在车上叫卖“五毛一斤”,喊出了种大葱在手天下我有的磅礴气势。

朝鲜族大妈的咸菜摊上,各色咸菜装在方方正正的塑料盒子里,摆出个声势浩大的方阵。

东北特产的山野货阶级分明,松茸和长须带土的人参被庄重地码在泡沫箱子上,享受单间。至于干木耳和小黄蘑之类的便宜菌类,就潦草挤在麻袋里,忍受群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