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这些因素都去掉, 他针对的不止是术, 而是周围所有男性, 只是对自己儿子的管控更加明显的话……”
“自身的憎恶折射到了周围被支配者的身上吗?”诸伏高?明顺着她的想法?往下分?析, “这种犯罪类型一般与其生活状态紧密相关,如果像时田术先生说的那样,他父亲在他成长过程中表现得极端暴力, 歇斯底里, 究其原因, 大概与他生活中所受到的挫折有关。”
简单看时田错的一辈子,绝对算得上是低走高?开的逆袭类型。诸伏高?明认为这类挫折是隐秘的, 但也?是时田错无法?解决的,因此, 在他长期达不到目标而感受到强烈挫折的情况下,负面情绪升级也?不是什么怪事?了。
站在犯罪者心理的角度,一般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当事?人的身心是有紧密关联的。譬如他们警队如果遇上了一桩案件,犯人手段极为残忍时,一般常态化就要往犯罪者自身缺陷或不幸童年开始想了。
“自己有却不能让别人有……”诸伏高?明喃喃自语,重复了好几次后?,突然改动了其中的先决条件,“自己没有别人也?不能有!”
“明明对自己的儿子厌恶至极却一直没有组建新家庭,明明自己留胡须却极端到带儿子去做激光手术,和?前?期相比堪称清心寡欲的生活……还有,对妻子一家摆在明面上的厌恶之情……”他像是打开了一道缺口?,越说越快,语气里透着隐隐约约的兴奋,“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解释他一切的矛盾行为了。”
“你?还记得之前?那些照片吗?他不留胡子的最后?一张照片是在他岳父的葬礼上!”涂黑的相片和?满纸的脏话让诸伏高?明记忆犹新,但这些东西也?更加突出了唯一没被遮住的时田错本人的形象。
“从那之后?,无论是什么照片,他都有一把浓密的络腮胡。”甚至人到晚年,络腮胡越变越夸张。
“时田错是一个非常厚脸皮的人,压根不在乎旁人的评价。这点,从他不顾外界风言风语,把其他亲戚全部赶出东京就能看出来。虽然他心眼不大,但对驱逐他的亲生父亲和?排斥他的几名?兄弟,他都没有表现出这么强烈的恨意?。反而他的岳父将他视作继承人,妻子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附属,他甚至用两人的死赚足了保险金,这一家不说有恩情也?应该算是没有仇,他却一反常态地表现出了极端的憎恨,这段负面感情还投射到了他亲生儿子身上,一直到他死之后?,他对他儿子的态度都还是处于?矛盾状态。”
这样的爱恨交加从遗嘱问题可见?一斑。
“这些不合理的表现,如果假设他因为一些意?外丧失了生育功能,甚至导致体内激素失衡,那么他一再强调自己胡须的行为就可以解释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