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2/2)111  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按照上一世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可不就近在咫尺。

姜半掩饰尴尬似地干咳两声,接着又把话题转回了收音机上。

这是个信号,国家开放的信号。

“肉的事爸你就别担心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司文兰没瞧见似地夹了筷子鱼尾上的肉送进嘴里:“要我说,再过几年栓子还能名正言顺地去屠宰场买猪来卖。”

“他咋了?”姜爱国问。

姜半幼年是在农村里长大的,直到后来姜爱国退役被分配到城里,他们一家才进了城。

司文兰气定神闲地咽下嘴里的菜,放下筷子,这才开口:“我们厂子最近订购了一批国外的炼钢设备,还邀请外国专家来厂子里指导。”

但现在上山下河摸鱼抓虾的人多了去了,被看见最多说上几句闲话,谁还真有那闲心告发去。

姜向北记忆里还没去过,不过黑市在洛川人心里那是心照不宣的地儿,几乎每家都有人悄悄去过。

这个栓子和他们一个村,是姜半幼年时的玩伴之一。

“咳咳——”

再一次感慨,老妈如此气势强大又高瞻远瞩,是怎么和老爸结婚的呢!

“栓子买的猪肉我看就是屠宰场卖的,要不下次你见着人自个儿问问。”

记忆中,姜向北只知道司文兰中专毕业就进了钢铁厂,好像从来没听说过外家那边的事。

姜向北用现在活了几十年的灵魂来看,家里大人们肯定有事瞒着他们。

全然没看到饭桌上发生一切的姜向北此刻正满心满眼都是对老妈的佩服。

姜半张着嘴解释不清,只能用胳膊肘撞了撞司文兰。

“爸,没那么严重。”

一番话说得姜爱国连连点头,姜半则是因为司文兰拿起筷子翻鱼的动作一下子忘记了要问的话。

姜半非常得意地冲姜爱国挑了挑眉,接着压低声音说道:“你还记得栓子不?”

小时候问起,爷爷老是说外公外婆都去世了。

司文兰继续解释。

既然是儿子儿媳的孝心,姜爱国就没再拒绝,摆手让司文兰自己看着办。

要是在两三年前,姜爱国抓的泥鳅都应该属于国家属于集体,带回家那是要挨批斗的。

黑市里不仅可以以票换票,还有些农村悄悄养的家禽拿来卖。

另一面鱼身上大块鱼肉不翼而飞,像是被谁掏了个大洞。

为,黑市也因此应运而生。

“投机倒把?”姜爱国一听当即就沉下了脸:“投机倒把是犯法的事你知不知道!”

“他最近找着个路子,不知从哪搞了猪来卖,以后要吃肉就找他买去。”

“你们看着买就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