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2/2)111  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也要买,我家老头也喜欢。”张贵英赶忙跟着道:“现做我也等得。”

关键饭店的包子皮是死面,嚼得都费劲儿,吃完总有种白花钱的感觉。

特别是崔秀娥,没出嫁前做饭就是糊弄,包子馒头那都是个把月上国营饭店吃一回解解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还有没有包子馒头?卖点给你崔婶子。”

所以她们给姜向北的印象算是比较好说话的人,听司文兰提过,两人好像都是退役军人家属。

随后几步进来的崔秀娥使劲吸了口空气,满脸笑容地看向姜向北。

“崔婶子,张婶子。”

崔秀娥说的其实总结起来也简单。

“妹子,你家包子卖不卖?要钱要票都成。”

直勾勾的眼神看得人心里发毛,心里强大如司文兰也不由败下阵来,侧头看向傻乐的姜向北。

在自家厨房做饭做得好好的,闯进来个大婶问价格,而且看架势不卖的话估摸着还不走。

商量过程很顺利,自此之后隔壁都是十点以后才肥地。

崔秀娥倒吸口凉气,接连拍了好几下手掌,激动异常:“就是这个味儿!就是这个味儿!”

“就是这个味儿!”

崔秀娥一步上前抓住司文兰双手,还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倒是先长吁短叹了一番。

“多能干的孩子啊!”

这不……司文兰和崔秀娥中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多了张脸。

两人跟着丈夫到洛川安家,早些年在部队家属院吃食堂,没机会做饭。

姜向北奇怪,其他人同样也满脸疑惑。

“我家和贵英两口子都是正儿八经北方人……”

“妹子你别急着拒绝,先听大姐说两句。”

姜半刚才的话她也听见了。

姜向北发现,这一世她就是个爱凑热闹的主儿,哪有稀奇就一定要凑上去看个究竟。

“要是妹子不放心,我先拿钱。”崔秀娥又赶忙表态,一脸期盼都望着司文兰。

这两人姜向北只知道姓氏,前几个月因为隔壁浇粪水臭味飘过来,姜爱国去隔壁跟他们商量把浇水时间移到早上大家伙都上班后。

司文兰拿出手帕擦干净嘴角的油,慢条斯理地笑了笑:“孩子过家家呢,哪能当正儿八经的吃食卖。”

都是街里街坊,要是花钱买了转头又说不好吃,反倒是伤了和气。

虽然……司文兰觉着包子比国营饭店卖得都好吃。

等分了自己的房子,十几年没做饭根本就不会做了。

笑眯眯的目光逐渐从姜向北的脸移到了蒸笼里。

姜向北:“……”

张贵英看老友激动成这样,抢先问起价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