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脉,有资本,有胆色。
这三点才是周祝国年纪轻轻就能成功的绝对条件,一般人哪有魄力在几句聊天中就压下全部身家。
但其也不是绝对盲目,宁肯让出一半利润也要和国企合作,目光同样长远。
说来说去,这些都和姜向北没多少关系。
“就是几句聊天当不得真,三轮车我肯定不能收……”姜向北摆摆手,话锋一转:“不过你留着也没用,我买吧!”
家里的板车每次能运四筲箕面包,每天得来来回回跑四五趟,一遇到下雨天就得等雨停。
三轮车确实能大大提升效率,特别是专门定制的那十几个箱子非常合姜向北心意。
“我说了送你哪能要你钱!”周祝国故意板脸,指指张路又指指自己:“除非你没把我当成自己人。”
情谊肯定在前,有了情分在才能延伸往其他方向。
要不是张路自己说漏嘴,周祝国怎么猜都猜不到大路批发部的“质检员”竟然是姜向北。
难怪好多中间商都说大路批发部的货一定要质量最好,否则抓到次就要把裤子都赔进去。
要是知道背后高人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厂子来挖人。
张路得意地挑了挑眉头:“你就说多少钱吧?我帮我妹出。”
“你!”周祝国无奈,这家伙明明心知肚明自己是在攒人情,却偏偏要来插一脚。
阴险的家伙。
姜向北要坚持给钱,周祝国不要钱,张路穿插在其中捣乱。
正僵持不下间,周爱国的声音幽幽传来。
姜海兰和姜成军一见到崭新的三轮摩托车都移不开眼睛,步子齐齐一转就奔车去了。
“既然是周同志的一片心意,就收下吧。”
“爷。”姜向北不解。
姜爱国不是那种见贪财好利的人,怎么突然转了性要姜向北收下如此“大礼”
“你们来往还多着呢!以后要是周同志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多帮着些就成”
周爱国说话时不急不缓,面上带笑。
烟斗里冒出的阵阵烟雾让他表情变得缥缈起来,也让看过去的几道目光都各自揣摩出了不同意思。
张路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还真上不得台面。
周祝国坦荡得多,哈哈笑着接话:“还是姜爷爷了解我,我是真把向北当成亲妹妹来看的。”
“这话我信。”姜爱国吐出口烟雾,笑得意味深长。
姜向北抿唇,终于咂摸出点意思来了。
爷爷的意思是有来有往,周祝国送三轮车,不过是为了以后的来往打下基础。
两世为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