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个村的族长是卖壮阳酒发家的,沈家村的壮阳酒已经卖到天南地北哪都能卖到了,名气也挺大。
原本他们还觉得卖壮阳酒上不得台面,原来壮阳酒这么赚钱的吗?
导游听到这些富家少爷问他:你们村盖这么一条街,能赚回本吗?一个团最多才十来个人,一个人五两银子,你们族长卖酒赚了钱,开始做慈善了?
导游心说这些富家少爷是真的不知道民间疾苦啊,一个人五两银子,一个团就是五、六十两银子,带他们上山上转转就轻松把钱赚了,还能卖他们店东西,让他们去餐馆吃吃饭,喝喝酒。
一个团下来,至少得一百两银子打底。
虽然建造这条街的成本确实不低,但是地是它们村的,不用花钱,原本是荒地,收拾收拾就用来盖房子了,不用买地的钱,盖房子的木头也是从山上采伐下来的,人工也是他们本村人,成本就控制的非常低。
沈寒江又用了以前那一套,先压着了他们的工钱,等到接团之后再发,并且全村入伙,年底分红。
村民们也没有意见,沈寒江的信用度非常高,每次给他们的工钱只多不少,还有福利、提成,过年过节也分东西。
就算旅游团真不赚钱,沈寒江不是还有酒厂么,从酒厂拿钱给他们发工钱也是一样的。
今天上午来一个团,下午还有一个团去接,但是收的旅游团的费用就一百多两了,还不算消费呢。
这群少爷们还怕他们亏钱,不过沈家村的导游们自然不会说实话:我们族长确实心善。
他们今天接了两个团,第二天又接了三个团,之后每天都会有十人团过来,没多久三层楼的客栈竟然住满了,原本冷清的客栈也热闹了起来。
整条街每天都是人,虽然旅游团包含了三餐,但是他们还是更喜欢去餐馆点菜,吃点本地的特色菜,白天参观了景点,晚上去酒馆喝酒谈天。
那些旅游纪念品店更是人满为患,尤其是山鬼的谷子,没几天就卖脱销,那些客人天天吵着让他们上新。
沈寒江专门开了几场玉书先生的粉丝见面会,得到亲笔签名一份。
原本沈寒江想的是让玉书先生跟粉丝们握手,被玉书先生拒绝了,他不想被那么多男人摸手。
沈寒江见他不乐意,退而求其次人,让他来几场演讲也行。
玉书先生没有拒绝,他也享受被那么多人追捧的感觉,且他整日里闷在村里写书,没有人懂他有些寂寞,能跟那么多追随者分享他的心得,极大地满足了他虚荣心。
第一批旅游团的客人能见到玉书先生,觉得太值了,别说五两银子了,就算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