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新书(2/7)111  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傅乐成的中国通史;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最后,蒲杰的目光放到了历史分类上面。

大明,乃是华夏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经济不如宋朝、繁荣不如唐朝、军事不如汉朝、领土不如元清。

沉思了良久之后,蒲杰突然脑海中好似闪过一道亮光,冒出一个念头。

除了吃饭睡觉,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

哪管它张冠李戴呢!

“算了算了,我这小身板,可抗不起404大神的镇压,还是不写都市了!”

能吃吗?

烈的。

“不过,我可以去图书馆充一下电啊,反正办了借书卡,不看白不看!”

“对,就这么办!”

“思维能力大大提升,正好借几本书来验证一下!”

若是按属性来划分的话,又可以分为传统文和小白文。

“明末,可是有着太多的遗撼了!”

对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他已经做到了如指掌。

而小白文呢,那就不好讲了!

“呼”

但是结合在一起,明朝就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强大帝国。

沉浸在书山学海之中的他,根本就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毕竟,都市类的故事都是发生在现代,相对来说,阅读的门槛更低一些。

最重要的是,在网络上,明朝有着足够的热度,以及值得争议的地方。

周良宵的皇帝与皇权;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吴晗、费孝通的皇权与绅权;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毕竟,‘强汉盛唐、弱宋刚明’可不是说说而已。

越是这样想,蒲杰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

它有太多遗撼的地方可以大书特书了。

眨眼间,半个月时间过去了。

半个月后的这天,蒲杰放下最后一本历史书,长出了一口气,眼中略带一些迷茫。

一大堆历史类专业的书籍,通通被蒲杰给找了出来。

纵向看,在华夏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明朝可以说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历史高峰。

回忆了一下脑海中的知识含量,蒲杰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

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通释;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各个方面的表现,在历代中都不是最突出的。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理清了脑海中那繁杂如活的知识,脸色逐渐的兴奋了起来。

“写传统历史文,我写不来啊!”

当然,这只是初期规划,

不是直接爽就够了么?

这半个月时间,蒲杰仿佛化身为五好学生,每天滞留在图书馆的时间超过十四个小时。

打定了主意之后,蒲杰很快就离开了图书馆,回到了出租屋中。

来到学校图书馆,找了半天,总算是找到了想要的书籍。

“首先,时间点选在明末,也就是崇祯年间,大概是十二年到十三年左右。”

历史分类,又细分为架空历史、秦汉三国、上古先秦、历史传记、两晋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史明国、外国历史、民间传说等十个小类。

不看书就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更不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

“我决定了,我就要写一本历史类!”

崇祯十七年,明朝就灭亡了,肯定要留时间给主角发育。

读者读起来,也更有代入感。

当即,他就抱着一本厚厚的中国通史看了起来。

通过这半个月来的快速充电,不敢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蒲杰敢说。

这个时间,大概是五年左右。

有着如此充沛的知识量,写一本历史类完全是绰绰有余。

历史类中的两宋元明小类,不,应该说是明朝的历史。

横向看,明朝一度领先于全世界。

不仅如此,蒲杰已经决定好了新书的题材。

纵观史书,得位之正者,非大明莫属!

韦政通的中国文化概论;邢义田的中国文化源与流;杜正胜的中国式家庭与社会;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统文更讲究逻辑,行文与剧情方面也更偏向理性。

“正好,我既然打算日后以网文为生,知识是永远也不嫌多的!”

逻辑是什么东西?

想到就做,他站起身来,带上借书卡,起身离开了出租屋。

相对应的,这一分类更容易出成绩,也更容易触雷被404。

拿出笔记本,开始谋划新书。

“那么,就只有历史可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