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2/2)111  夜海的秘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卓曼甚至怀疑过,远舶藏着任何人都没发现的利益点,黎越洋不希望打草惊蛇,又或者远舶是黎越洋撬动某个更大利益的支点,所以她才会屈尊费心。

商谈地址在一间可以眺望到海岸的酒店会议室,驶向酒店的沿海公路上,已经能感受到剧烈海风的猎猎之声。

在远舶并购这件事上,卓曼其实并不真正懂得黎越洋,她好像出奇的在意,事事躬亲,又要维持体面,在公众面前隐身。

也不过几轮私下的条件磋商,那也是属于赢家与远舶之间的故事了。

酒店外面的地面由大理石拼接而成,雨落在上面,响声杂乱,北京干燥,上海湿冷,春节后都未曾下过一场雨,卓曼听着这躁动的雨声,想起了元宵节在宁波老宅时的场景,那时她也在室内听着外面冰雪融化的静谧水流声。

吕云也点了点头,切入正题:“今天看下来,除了黎越洋,其他团队都还好。”

远舶集团作为传承几百年的葡萄牙家族企业,起源于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经历繁盛、衰落、平稳,到如今的式微,其间变幻,不变的是其根基所在——船运。

夜幕降临,中雨未歇。

卓曼以海盛集团的名义主持收购,徐家内部知道的人其实不多,其中渊源,更是知之甚少。

如预想中一样,黎越洋并未亲自来到现场,就连李桐都没有出面,真正代表黎越洋那家公司的是个还算年轻的面孔。

酒店大厅内,卓曼和吕云团队的人不多话,只站在落地玻璃前盯着外面的雨线,吕云协调好团队人员的车辆安排,一转头就看到她冷凝的脸色。

因此远舶要退出中国市场,选择接手公司的商谈地点便定在了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广州。

所谓二轮筛选,与其说是筛选,不如说是排除,各家都未亮出真正的实力。

吕云与卓曼算是认识许多年,合作过很多大大小小的项目,也知道远舶这个项目对卓曼的重要性以及她面临的压力,她走到卓曼身边,状似随意搭话:“打了三辆车,下雨,这儿也有点偏,要等一会儿了。”

她想了会儿,谨慎道:“我回去会请人仔细查一查。”

吕云惊讶,确认性地看了她一眼,不过片刻,瞬时明白其中的联系。

这一天的广州天气为阴,中雨,15到20摄氏度,体感微凉。

卓曼点了点头:“没事儿,等等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而卓曼去宁波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最重要的是,每一次都与徐家有关。

卓曼的视线聚焦在眼前的一块大理石上:“我刚刚发现,有个人很面熟。”她终于与吕云对视,低声道,“在宁波见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