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2/2)111  重生北魏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心都有一杆秤,他们作为侯景私兵,高欢却能分发一份军饷,足以获得部众的感激。

但是知道又能有什么用,用中兵、外兵的收入差异来煽动部曲吗?

练南荆州五千州郡兵。

甚至,真要煽动起来,将士们的怨气反而会指向侯景:我们并不比中兵差,之所以只能收获外兵待遇,完全是侯刺史将我等看做私兵。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此时不止南荆州将士欢庆,侯景两万部曲与五千州郡兵也在大喊高王万寿。

待到城墙完工后,源子恭再去查验,居然远超他的预期。

对于被高欢推出来的工具人高澄,压根瞧不上眼。

若是侯景能与司马子如、高隆之、李元忠等人一般久在洛阳,深知高澄的为人与心智,他如何再敢与小高王交恶。

侯景自以为这些出自高欢授意,畏服他的手段。

这些人虽然出自河南州郡兵,但都是从中精选的健壮之士,只要训练跟得上,很容易能将战力提升上去。

浑然不知高家父子已经着手准备与他进行物理交流。

侯景从来都不是一个莽夫,他很清楚的能够认识到高欢暗藏的深意。

虽然从洛阳运至晋阳,再由晋阳发往各处,这段本不必要的路程徒耗民力,但名与器不能假于人,哪怕是亲生儿子,高欢也不敢将五十三万兵马的军饷发放尽数托付。

高敖曹屯驻安昌就是因为高澄担心城墙修缮时,被南梁袭击,如今城墙建造完毕,他也准备班师与王思政一同回洛阳复命。

六月初三,高澄在与高欢商议后,以河南道大行台的名义,调令河南道各州州郡兵分批次开赴虎牢,美其名曰学习军纪,整肃部队纪律。

在他出发这天,来自晋阳的米粮也运抵了南荆州。

有时候地方与中央信息差的不对等,足以毁人前途。

如今麾下五千私兵与五千州郡兵各自得了军饷,士气高昂,他更是高枕无忧。

南荆州五千将士争相欢呼,而作为邻居的侯景此时对他敬佩的高王更是畏惧。

高欢曾经因高澄平定三荆之功,赐予河南道大行台一职,名义上统管河南道各地州郡兵。

侯景其实不大瞧得起高欢的军事才能,他所敬畏的是高欢操弄人心的手段,比如对付尔朱氏的流言、也比如这时候为他的私兵发放军饷。

不过,贺拔胜还能享受一段时间的悠闲日子,因为回到洛阳的高敖曹部急需休整,而高澄也希望麾下士卒能有更多时间操演。

但真正想出这个阳谋的反而是被他轻视的高澄。

侯景的这些忧虑,东南道大行台,兖州刺史贺拔胜全然没有察觉,在防备南梁之余,贺拔胜终日游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