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肩走在京城的街上,呼吸着同样的被阳光烤暖的空气,温馨舒适。就在快到有面吃时,我们被一个不知从哪跑来的孩子撞了一下,我觉得这很熟悉。因为古装电影里经常有人这样偷盗,我一回手拽住了这个孩子。钱不重要,但是这样小的孩子就走上歧路,恐怕有什么隐情才是。哪知这孩子,一仰脖大义凌然的说:“被你捉住了,要杀要刮随你便。”喂,我又不是地主老财,为什么要那么狠呀。我笑着说,“人小,倒挺有骨气的,和谁学得这一套套的。小大人。走吧,我请你吃饭。”说着,我放开了他,他倒也天不怕地不怕的领着我们往“有面吃”里走。
一进门,迎上来一位小二,一身麻布衣,肩上有块手巾,相貌挺忠厚也挺大众。只见他笑脸盈盈,但望着那小孩时有了半点停顿,可是很快就没事似的,一边擦桌子,以便为我们要点什么。我问那小子,看来你是常客,有你指点好了。原来,这“有面吃”经营各种面食,什麽天津狗不理包子啦,山西刀削面啦,只要是面食,他们都做得地地道道的。那小子也不客气,叫了各种包子十屉,然后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模样。我和芊寻也吃了起来,果然味道鲜美得很。吃着吃着,老板出来了,是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年人,胡须飘然。只见他上来作揖,开口竟是“在下包通天,请两位客官,放过着小牛皋一马吧!他是个孝顺又可怜孩子,他这样全是为了他娘,还有受葛三那痞子的威胁,”我们且停下来细细听他的故事。原来是个自幼丧父,母亲又一直重病缠身,后来被当地地痞葛三看重,以他娘威胁他,才会一直在他手下偷盗。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那葛三坐享其成。老板当时也是被牛皋偷了钱袋,渐渐留意到了他的苦衷。他天天偷东西被人捉了既不逃也不辩解,经常是一身伤。老板有时会出面帮着解围,还接济接济牛家。哦,原来是这样。
“有面吃”,有趣!挺现代的一个名字吗,远道之人风尘仆仆、饥肠辘辘,看到这里“有面吃”不得乐疯了,非要冲进去大吃一顿不可。我正笑着这名字。却感到芊寻动了动,周围这么吵闹想再睡可是有点难了。只见她揉了揉有点迷惘的眼睛,轻声问:“月儿,我们到哪了?”我正看着那招牌,所以顺着说:有面吃。芊寻有点疑惑,“不是去京城么,怎么改去有。。。”还没说完,她就扑哧笑了,想必是睡迷糊了,犯傻的问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聪慧淡雅的女人犯傻时却有另一种可爱呢,真实的快乐。我们相视一笑,我问:“赶了一夜的路,饿了吗?我们去看看这家有面吃如何?”芊寻先是摇头,接着又是点头。她笑着说,“不累,昨晚是我睡的最好的一夜。”但是,为了我的好奇,我们还是下了车。吩咐车夫先去通报万福园,打点一下。
渐渐的,我看到沿街的商家都纷纷的在撤门板,似是要开门做生意了。终于天大亮了,阳光照了上来,空气中多了些许暖意。街上卖东西的小贩,买东西的少妇,大家讨价还价,一时间叫卖声,调侃声将一切变得热闹起来。店面也是各有个的特点,让人应接不暇,但是远处有一家吸引了我的注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马车继续前行。
得更严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