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爽,在历史上留名,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研究《周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该吃中午饭了。
就先把要讲的知识点给学生们讲了!
算尽了,圆就是不规则的矩形,那整个世界,就是……也许是类似于高维人对低维人做的某个游戏吧。[注1]
文成公主当时还正伤心着,没心情看天幕,直接没注意看。
再给这群学生用题材战术!
刘邦:“……看着头疼。”
再一听!更巧了!
墨子:“快!记起来!天幕上的数算很不错,能用上!”
至于第四节课的数学……
学生也不可能千八百人的,一个个就全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对吧?
放眼全省,他们也经常挤不上第一。
就刷题!刷上几遍这道题你就会背了,再刷上几遍这类题型你就眼熟了!
周围找不到人讨论这些,赵爽偶尔也会觉得有点孤独感,这下天幕空降,老师送上门来讲课啊!
当时的人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做什么。
天幕往上拉、再往上拉。
但这天,他一抬头,就说巧不巧吧,刚好那方蜻就在上数学课!
除去墨子,也有不少人感觉数学课是方蜻一上午几节课中最有趣味的一个。
那教数学的冯老师说的数学公式,不正是他喜欢看的东西?!
祖冲之。
有人研究古代的《周髀》后,说,这就是古代版的写勾股定理研究的书。
南北朝各族颇有些混乱,胡汉有些矛盾,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后,混居在一处的也十分常见。祖冲之他是个汉族人,有字文远,从小家中的教学他便学得好,青年时,便入官途。
天幕快速往上飞,地面越来越小,晋城八中整个学校不过眨眼间就可以被围观天幕的人完全俯视,还能看清各个教学楼的分布和人流的走向。
他曾研究张衡的《灵宪》和刘洪《乾象历》,对天文和算术颇有欢喜沉浸之心。
教学资源如此,谁能有办法呢。
东汉末,有个吴国人,赵爽。
一开始变小的,是初一九班从里往外出门的学生们,方蜻也挤在其中。
而后仿佛苍鹰成功抓到猎物后的急速凌空!
有说,他是首位在数学上,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第七位的人……现代有许许多多的数学家对准圆周率不停地算,想看看能不能将其算尽。
于是,老师们就不搞太多的花招,教学方针就是求稳!
南北朝,亦有一人同样姿态。
不能算尽,那圆就是圆。
他最近正专心看《周髀》……这天幕刚出现时,他观看,发现就是一群小姑娘小伙子在学校玩,当时他就不感兴趣的走人了。
时间已经过十二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