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4章(2/2)111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糜管事为此忧虑了整整一夜,连头发都掉了不少。

通运钱庄,二楼书房。

此事关乎律法与职业操守,而麒麟金印再如何显赫,也不能超越法度,他原本打算拒绝。

祝澜对他笑了笑,温和道:

糜管事忙不迭请她上座,亲自斟茶,神情紧张,目光时不时地瞥向她,心中忐忑不安。

当然,以祝澜对李正清的了解,他不可能以李家的名义去行贿,也没那么容易让一个刘老爷抓住把柄。

李家的眼线不少,万一官驿里上有他们的人,密信的消息有任何泄露,那才麻烦。

陆丰恍然:“原来如此,多谢中丞大人提点!”

钱庄管事的守则中,哪里有规定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

传信

你我相识多年,上回我来青州查办前任知府施元忠的案子,若非你帮忙,也不会那么顺利。

祝澜当即返回房中,修书一封。

府衙管着县衙,知府管着县令,知府大人都这么说了,糜管事自然照办。

祝澜却轻轻摇头拒绝了。

“谁啊?”糜管事语气有些烦躁,“不管是谁,就说我没空。”

可就在此时,府衙派人来了话,让自己一切听从面前这位女子的安排,并再三保证,此事属于协助府衙查案,非但无过,还会记功。

(ps 这两天有点事情,单更了两天,给宝子们道歉,明天恢复哈!)

听到那三人落网的消息,糜管事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起码自己不会因此遭遇报复。

这时,外面有人来报,说徐知远也招认了。

对了,音儿姑娘最近如何了?怎也不见她?还有虎大哥呢?”

刘老爷也承认,他确实藏了一份账本,就在京城的七骏茶庄。

那账本只是刘老爷为了威胁徐太傅才复制的,能直接指证李正清的可能性并不大。

至于送信的路子,她自有办法。

“陆大人不必如此见外。

糜管事正焦头烂额,坐立不安,额头汗珠涔涔。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先利用徐知远和刘老爷的供词揪出徐太傅,再从徐太傅这里顺藤摸瓜,挖出李正清的事情,给他致命一击。

听到陆音儿因为一件案子收获了美满姻缘,祝澜也替她高兴,表示明日会亲自去探望。

她拿着封好的信笺走出来,陆丰问她,是否需要自己从府衙发信,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陆丰的女儿陆音儿,还有自己在鬼市结识的虎平安,都在当年的青州粮案出力不少,之后她便没再听到过二人的消息。

去年陆音儿刚诞下一儿一女,如今一家人住在府衙后面那条街上,其乐融融,好不幸福。

祝澜步入书房,气度从容。

你只需要请江州府衙协查,以湘阳县为中心,向周围县镇查起,应该会有收获。”

祝澜看出他的心思,笑道:

而且那朱潜说话,也确实有几分江州口音。

何况,县令再小,毕竟也是官,若真作伪证,轻则贬职,重则斩首。

通运钱庄虽规模宏大,却也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

但他现在却有些后悔。

陆丰“呵呵”一笑,告诉祝澜,当年她与祝青岩离开没有多久,陆音儿便和虎平安成了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但徐知远是徐太傅的侄子,他所披露出徐家事情,桩桩件件都有真凭实据。

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是钱庄内部的后果……

糜管事一愣,“快,快请!”

这一次你帮朝廷查案,做得很好。”

按理来说,客人存入的钱财非钱庄所有,纵然是乔阁主亲临,也无权擅自支配。

“是……上次来看账本的那位姑娘。”

祝澜接过口供,上面果然清清楚楚地说清了徐太傅受贿的事实,其中也提到了李正清。

她不是不相信陆丰,而是信不过路上的官驿。

若是上面的人知道他擅自做主,惹了麻烦,丢了差事可怎么办?

“管事,有人找您。”这时,钱庄的伙计轻敲房门,低声道。

祝澜面带微笑,对他道:

两日前,那持麒麟金印的女子来访,令他将刘老爷账上银两悉数取出,并嘱咐待朱县令到来时,须作证此银乃徐公子与刘老爷亲自提取。

“徐知远、刘老爷,还有你们那位朱县令,如今都已落网。

闹过大规模的水贼,出过几起人命案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