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2/2)111  大唐食客升职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吃得饱饱的高夫人同莫婤,睡了个好觉。

水煮沸后,莫婤将鱼推了下去,掰了剥好的嫩竹笋尖尖,一道炖。

待暖和过来,莫婤用方才扯的芭蕉叶铺着,将草笼中的鱼倒了出来。

阻了要跟出来的小马驹,还将怀中的小狼崽塞到它背上,莫婤三两下灵活闪身,到了山崖下的小溪处。

见她回来了,忙帮她换了衣裳,拧干头发,拥着她,一面让她烤火,一面哄她喝下汤药。

莫婤见状撒下藤网,鱼儿很是机敏,趁其还未收网,就挣脱了出去。

从羊皮囊中,倒了些酒去腥,又将野葱理了几棵,扭成短段,扔进了鱼汤里。

细看,众多羊马间,还有吹成气球的人尸,五官扭曲,辨认不清模样。

高夫人已剥好了嫩竹笋,还按着她的安排,接雨水涮药罐后,将水壶中剩得不多的水都倒了进去。

腌鱼时,又从包袱中翻出块姜切成两半后,擦在鱼身上。

将竹筒中沉淀好的水,用砂石多层过滤,再倒入药罐中煮沸杀菌,收进水壶。

将刨出的内脏,都喂给了小狼崽。

醒来,想着告急的饮用水,她又将搬回的竹子砍成竹筒,都接满雨水静置,剩的边角料还编了顶斗笠。

搬了些春笋的嫩尖尖,还取出腰间的弯刀,砍了些竹子下来,捆好拖回了崖洞。

从晨时走到黄昏,终是见到了四周熟悉的场景,忙拉着高夫人快步往山下走。

无奈,她只好捻了些饼子屑,趁鱼吞食时,方将它们一网打尽。

只留了些细根,长成的野葱都扯了,又去来时路过的竹林转悠了一圈。

想着蔺夫人调笑的脸庞,蔺管事耙耳朵的作态,还有牧场爽朗的汉子们,莫婤握紧了拳。

断裂的木桩和残破的围栏,在汪洋中打璇儿,多数牧寮已被冲毁,只剩汪洋中央一处屋子颤颤巍巍地立着。

将鱼塞进草笼,在溪边安置藤网时,还瞧见不远处的坡上,摇着几丛野葱。

待再揭开盖子时,鲜香扑鼻,原本因着紧张而急剧痉挛,感觉不着饿的胃,猛地泛起酸。

经历过山洪的鱼,似乎都要耐活些,离水这般久,竟还活蹦乱跳的,她眼疾手快按住了两条想要翻筋斗的鱼。

再用洗净的稻草沾了些油,在鱼上涂满后,串了根竹扦子,烤得两面焦黄。

深纳了数口气,莫婤方平复下来。

溪边,大雨时躲在深处的鱼儿,也趁着雨小浮上来换气。

小马驹甚至将小狼崽顶到了头上,仿佛是一道找着。

割了溪边的芦苇,将溪蟹五花大绑后,一道扔进了草笼,又找了些大小不一的砂石,回了崖洞。

最后一口,还掰了高母的镈饦,发泡成了汤面,吃了个肚圆儿。

汪洋上漂浮着肿胀的羊,白的、黑的、杂毛的都被腌成了黄褐色,在水中载沉载浮,像被丢弃的破布娃娃。

仰面看着小马驹的眸子问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足足捞了六七条,约莫一寸长的鱼,方作罢。

见着已成“巨人观”的尸体,至少死了三日。

约莫离了还有十来米,便瞧见应是绿草茵茵、马羊成群的牧场,已成一片汪洋。

掏了火堆,又加了把柴火,将洞口用石块填垒高了些,还挂了蓑衣挡风,吐出的鲫鱼骨砸成粉末,撒了些在周边防虫。

“还有别的路下山,回长安城吗?”

同高夫人一人一碗,喝得大汗淋漓,畅快无比。

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还能帮着高夫人下奶,莫婤心下稍安。

饮用水得到解决后,她们又在崖洞中苟了三日,天方蒙蒙亮时,雨终于停了。

这鱼应是鲫鱼,鱼鳞为青褐色,体型较长,腹部较窄,眼是青黑色的,鱼肚肠少,瞧着应是野生鲫鱼。

马儿庞大的身躯,发泡了一圈,或是四蹄朝天,或是鼓着巨眼,毫无生机。

待雨小些,又去了趟小溪边,收了藤网,里头除了三四条鲫鱼,还有窝泥鳅,泥鳅旁竟有三四只溪蟹耀武扬威,就快将网磨出破口了。

快速拾掇好能带走的物件,莫婤同高夫人踏上了寻找牧场的路。

先就着雨水冲洗掉鱼上的黑垢,再在鱼身两面各斜划二刀,抹上粗盐。

高夫人还学着,同莫婤一道手起刀落,杀鱼刮鳞。

山洞中,高夫人亦挽了袖子,帮莫婤熬祛风寒的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