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先前质疑过简伏丹的陶澜惊奇不已:“难道她真的是天才?”
&esp;&esp;她自己便是聪明绝顶之人,学什么都比旁人快,满腹才学经诗,然而术业有专攻,现在纳兰茗才相信,简伏丹对刘敬诺的问题回答得毫无隐瞒,既是坦诚,亦是自信。
&esp;&esp;女匠被她婉拒,惋惜不已。
&esp;&esp;如果说聪明人是繁星,是皓月,那么天才便是烈日,有她存在,其她人便黯淡无光。
&esp;&esp;读书人很会说冠冕堂皇的话,读圣贤书或是为施展抱负,或是为报效朝廷,或是为兼济天下,但实际上,人人都有私心,人人都有贪欲,这一点纳兰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
&esp;&esp;人是最怕对比的,对比才有高低,举荐简伏丹那样的人才,的确能够得到短暂的美名,可与天才同伍,绝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
&esp;&esp;虽然看起来是个腼腆话少甚至有些自卑的人,可一旦涉及到她擅长的东西,那双眼睛简直会发光。
&esp;&esp;纳兰茗从没有过类似的想法,她有自己的骄傲,不会对强于自己的人出手,但她也不会拿自己给别人铺路,只有自己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必要时候,她甚至会因此牺牲旁人。
&esp;&esp;经过沟通,按照了了的想法对大船进行改造,统共需要十五日左右,这点时间完全等得起,当日工作结束时,工部女匠对简伏丹道:“小简,世人都以我等匠人为奇淫巧技,但你既然精通此道,便应该能感受到这其中所蕴含的奥妙,若是你愿意,我可以向工部写一封引荐信……”
&esp;&esp;她话没说完,简伏丹便拒绝了:“多谢你的好意,只是我并非孤身一人,尚有牵挂,恐怕难以离开。”
&esp;&esp;看在陶澜与纳兰茗眼中,真与傻子无甚区别。
&esp;&esp;像这种小事,女匠不敢求见公主,她实在爱惜简伏丹的才华,便主动同纳兰茗搭话——原因很简单,公主身边的伴读中,纳兰氏的女郎最为和气,又没有架子。
&esp;&esp;她觉着自己从前还是太过狭隘,如同坐井观天,看到的有限,所得便也有限,如果说过去纳兰茗只想功成名就,那么此刻,她恍惚中有种自己能够托天举地的错觉。
&esp;&esp;她实在是不理解,世上怎会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在全无好处的情况下,无私地去帮助她人,这种人如果不是傻子,那谁是?
&esp;&esp;父亲跟兄弟们还在时,她能撒娇扮乖,做他们最疼爱的女儿和妹妹,父亲跟兄弟们被流放,纳兰茗短暂地伤心一下,便发现好处多过坏处,于是那点伤心也就烟消云散了。
&esp;&esp;她很清楚自己是个自私之人,倘若哪天母亲成为了绊脚石,也许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希望不要有那一天。
&esp;&esp;不过最兴奋的还是刘敬诺,她在西北长大,看到的只有漫天黄沙,如今见了大海,恨不得肋生双翼振翅翱翔,在甲板上快速跑过来跑过去,展开双手仿佛真有翅膀。
;如今却已是心服口服,饭都不吃的跟简伏丹一同进行船只改造了。
&esp;&esp;这样年轻,又这样有天赋,完全没有经过教导的自学成才,若是能为国所用,必然能够大放异彩。
&esp;&esp;纳兰茗不是很理解女匠的这种行为,她先是认真听完了对方的诉求,而后疑惑地问:“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esp;&esp;比如她那位桃李天下美名远扬的大儒曾祖父纳兰珊,满口圣贤言,教书育人忠君爱国,仁义礼智信再君子不过——可是这样一位几乎能名垂青史的
&esp;&esp;她与陶澜都站在甲板上,改造的事情她们不懂也不擅长,人太多还容易添乱,此时船虽未出航,可举目远眺,当真是海阔天空,纳兰茗自家族出事以来便始终惴惴的心,都因这壮丽的一幕放松许多。
&esp;&esp;纳兰茗则道:“有这样的天赋,却不得施展,属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