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殷丽芳皱眉:“谢大人在前线打仗,能有什么事情?她过来肯定是很重要的事情,偏偏今日王府要为淮阴王妃接风洗尘,我也不能回来。这样吧,她若真的着急,明日是必定会过来的。”
&esp;&esp;范嬷嬷见主子抱怨,自己也不好不附和,也就道:“谁让那郑氏诞下了世子呢,您就不说别家,就魏王府里,许次妃二十五岁才嫁给咱们魏王。论年纪,殷次妃比她年轻,论清白,殷次妃是黄花闺女嫁给魏王的,那许次妃是以前韩德中的大夫人,再醮之人,偏二人都生了儿子了,登堂入室。”
&esp;&esp;又说魏王府上宴毕,魏王妃叫散,殷次妃带着儿子李敬回到自己院子,她这一回来,就听人道:“殷娘娘,谢夫人过来了,等了您许久,见王府快落钥了才离开。”
&esp;&esp;侍女连声应是。
&esp;&esp;戏台子上依旧还在唱戏,徽音方才去解了手,心情也舒畅许多。
&esp;&esp;“哦,她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殷丽芳疑惑道。
&esp;&esp;“这,恐怕小王妃不肯吧。”范嬷嬷觉得吴太妃是头脑发昏了,你若是祖母要养孙儿尚且说的过去,你都是曾祖母了,隔了几辈子的人了,年纪又大,怎么照顾一个小婴儿?
&esp;&esp;是的,殷丽仪想去前线了,她回来建业之后,一刻也不愿意停留,只想去看看丈夫现在到底如何了?李澄不答应,她也不好在郑氏面前搬出以前的交情来,况且徐州恐怕也要支应青州,李澄的事情还多着呢,她便想求一求姐姐,想让魏王派兵送她过去。
&esp;&esp;然而这一切现在来说和她的关系不大,用完饭,她就等吴太妃一起要回建业的淮阴王府了。
&esp;&esp;这里可不是徐州,这里是建业。
&esp;&esp;早知道还不如和郑氏一起过去呢。
&esp;&esp;吴太妃笑道:“肯不肯的,在我的地盘上哪里容得她作主的,那府里可都是我的人。”
&esp;&esp;只不过今日据说魏王府宴请淮阴王府,姐姐也跟着过去了,她就只好先行离开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吴太妃却道:“既然如此,你看我把璟儿养在身边如何?她不是成日炫耀和小王爷感情好吗?我让她还是回徐州,把孩子留下。”
&esp;&esp;毕竟李澄离开魏王这里也有三年了。
&esp;&esp;“仿佛是谢大人的事情。”侍女也不是很清楚。
&esp;&esp;吴太妃今日算是憋了一肚子气,她正和范嬷嬷抱怨道:“我没见过哪家做儿媳妇的这样的,她倒好似咱们得活祖宗了。”
&esp;&esp;徽音抬眼就能看到那次妃桌上,殷次妃虽然相貌不及许次妃,但是胜在端庄大气,眼神坚定,一看就是很有主见的人,而许次妃看起来笑的落落大方,但总给人一种独特而娇怯的神态。
&esp;&esp;这些和李澄对她的说辞完全不同,或许这几年魏王后宅形势完全变了,魏王妃生了一个女儿,殷次妃可能一开始还算受宠,但现在更受宠的是许次妃。
所以称小王。
&esp;&esp;又有人说许次妃是王妃坐下第一人,还生了二王子,年纪只比殷次妃其实是要大,但是地位不一般。只不过呢,徽音看了看魏王长子和次子,长子虽然才六七岁的样子,但温文尔雅,次子看起来却懵懵懂懂有些淘气。
&esp;&esp;听完戏,众人又要入席用饭,上手是魏太妃和吴太妃一桌,左捶手是魏王妃单独一桌,右捶手徽音个人一桌。左次捶手则是魏王两位诞育了儿子的次妃,许次妃和殷次妃,右捶手则坐的是魏王妃所出的长女还有魏王的两个儿子。
&esp;&esp;其实范嬷嬷的意思很简单,若是以前人家和李澄感情不好,或者一直无子,你有道理说三道四,但如今人得服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