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蒋萤没跟他客气,接过口罩,又问:“你怎么来了?我还以为你要陪你妈打麻将呢。”
&esp;&esp;这对蒋萤来说是相当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她帮俞斯言看完材料就一头扎进了论文里,直接就在她爸的餐馆里坐到了天黑。
&esp;&esp;蒋志文开的就是这样的小馆子,卖的是蹄花汤, 门店前有折叠小木桌和塑料凳摆在门口,蒋萤一到店门前,恍然以为自己回到了小时候。
&esp;&esp;在小时候,父母还没分开那会儿,蒋萤也总是坐在家里以前开的馆子里写作业,她妈坐在收银台收钱,爸爸在后厨掌勺。
&esp;&esp;蒋萤在餐桌边坐下,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es
&esp;&esp;“奶茶店的小妹说这杯叫茉莉什么的卖得最好。”蒋志文很殷勤地说。
&esp;&esp;不过一打开邮箱,她发现自己今早已经收到了导师关于毕业论文的初步回复。
&esp;&esp;她哭笑不得地对蒙绍说:“你裹成这样,戴着口罩说话嗡嗡的,我哪猜得出你是谁。”
&esp;&esp;她还在查新文献,头也没抬地指着在隔壁桌擦桌子的赵连说:“我不管收银,您找他吧。”
&esp;&esp;成都这些年开了很多网红餐厅, 装修很有格调, 但本地人要是出门想吃点儿地道的,还是要去些看起来土了吧唧, 接地气的馆子。
&esp;&esp;蒋志文知道蒋萤要来,就给她在店门口收银台边上腾出了位置,还给她从隔壁的奶茶店里买了杯奶茶。
&esp;&esp;现在她爸把店开在了市里,也不可能再回县城住。
&esp;&esp;小伙子叫赵连,十九岁,浓眉大眼,白白胖胖,估计有熬夜的习惯,眼睛下边儿有明显的黑眼圈,乍一看有点儿像人形熊猫。
&esp;&esp;结果这位年轻客人“啧”了一声,对她说:“放个寒假这么努力干嘛,连我的声音都没听出来啊。”
&esp;&esp;他见到蒋萤的时候脸刷地红了,说没想到小老板学历这么高还长这么漂亮。
&esp;&esp;一个打扮新潮,戴着黑色渔夫帽和口罩的年轻客人拉开蒋萤这桌边的椅子坐下。
&esp;&esp;蒋萤咬了口烧麦, 打开手机就看见她爸的留言, 说他已经去店里忙了,让她记得吃早餐,要是今天有空可以去店里逛逛,看看她老爹的新事业。
&esp;&esp;现在蒋志文打起精神来继续生活, 她自然要表态以作支持。
&esp;&esp;“大雾霾天儿的,得带口罩保护皮肤和呼吸道。”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她这次本来是打算在这里看一眼就去附近找个咖啡厅坐坐,但见她爸这期待的眼神,索性拿出电脑坐下,准备在店里多待一会儿。
&esp;&esp;店里人手不算多,除了蒋志文外,只有一个他招来打下手的学徒。
&esp;&esp;“小妹妹,要一碗炖蹄花。”
&esp;&esp;蒙绍从包里掏出一个新口罩丢给她。
&esp;&esp;但既然她现在知道了这房子的来头,继续住在这里也不合适。
。
&esp;&esp;吃饱后, 蒋萤便带上电脑,照着蒋志文给的地址去了店里。
&esp;&esp;林教授还说她这篇论文里有中美两部分的数据,框架很完整,可以在完稿后考虑试着投一下国外的ssci期刊,而她研究的青少年行为障碍问题,今后进入硕博阶段的学习后,还可以结合她在临床方向的科研经验,做进一步的细分研究。
&esp;&esp;蒋萤猛地抬头,手一伸把他帽子摘下来,对上这男生带着笑意的双眼。
&esp;&esp;蒋萤在寒假没什么正事儿要做,但之前俞斯言递交给哈佛的科研助理申请一直没结果,最近在看其他的科研机会,她就趁自己有时间帮他润色一下应聘材料。
&esp;&esp;整体评价不错,还有些需要细化的问题也都被林教授一一标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