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科远更沉默了。
&esp;&esp;而后,胤祝又在树枝底下的湿润泥土扒出来一个木匣子,打开来一瞧,铜板和碎银子把这个匣子塞得满满的。
&esp;&esp;“没事, 这或许是人家好多年攒的。”胤祝宽慰科远,只是下一刻,去另一边检查的伊尔敦达林就捧着一个坛子过来了。
&esp;&esp;首先丐帮没有什么反清复明的宗旨, 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全国各地都有丐帮团体,但这团体与团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esp;&esp;胤祝问道:“你一年多少俸禄?”
&esp;&esp;“十五爷,这有多少?”
&esp;&esp;康熙正在吃早点,一个脸上左一道右一道泥痕的人走了进来, 再看他走过去的地方,一步一个泥巴脚印。
&esp;&esp;科远看着十五爷蹭到脸上的泥灰,不忍直视,然而当他看到一个乞丐的丐头竟然积攒了这么多钱财的时候,更是不可思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esp;&esp;这些乞丐团体不是生产就算了,还各种搞破坏, 是拖慢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京城的乞丐都这么张狂,更不要说全国其他省市地方的。
&esp;&esp;第145章 想你了
&esp;&esp;而坛子里, 全都是银元宝。
&esp;&esp;四人围着打开的黑泥坛子齐齐陷入沉默。
&esp;&esp;而这人还一手在怀里抱着个泥呼啦的黑色坛子,一手拿着一根棍。
&esp;&esp;不过这家伙有这么多钱还住桥洞, 也不知道咋想的。
&esp;&esp;胤祝这才察觉自己的话好像是戳到了普通打工人的痛处,这就像你坐办公室两月还没有楼下卖煎饼的大娘一个月挣得多,谁想谁扎心。
一通翻找,最终在一个桥洞底下,找到了陈大同形容的丐头的杆子。
&esp;&esp;满意地看了看手里一头黑一头红的棍子, 不管怎么样找到这个了。
&esp;&esp;这杆子一端是黑色一端是红色,就混在桥洞下一堆乱七八糟的树枝中间。
&esp;&esp;科远沉默。
&esp;&esp;胤祝伸手扒拉了一下,铜板底下还藏着一些亮眼的碎银子呢,约了一下:“少说有五十两。”
&esp;&esp;按照江湖人狡兔三窟的特性,说不定顾有庆还有其他居所, 明儿得再审审他。
&esp;&esp;畅春园, 清溪书屋。
&esp;&esp;胤祝还好, 毕竟他有红茶买卖,赚钱着呢,倒是看他们三个老老实实的打工人有些破防,“这才有二三百两吧,顾有庆他好歹是京城全部乞丐的丐头, 连到京城地头卖艺的江湖人都得找他拜杆子,他攒这么多钱也不多。”
&esp;&esp;当年在他们吴县那么一个小地方, 乞丐上街要饭那些做买卖的还不敢惹呢。而丐帮团体分了这么清晰的组织,朝廷也没有将他们跟白莲教一样视为毒瘤,有两大原因。
&esp;&esp;胤祝决定一统全国丐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