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第102章 挽留
&esp;&esp;颜佑安是她的责任,却不是慕容霄的,只因为她,所以慕容霄便长途跋涉,回去救治颜佑安。明明是她该说声谢,可他却觉得歉疚。
&esp;&esp;主簿道:“韩侍中?京中哪位大人吗?”
&esp;&esp;秦楚越看着荣蓁的眼睛,道:“你就不想知道你那位帝卿夫郎如今的动向?”
&esp;&esp;主簿顿时明白过来,“大人您忘了, 荣蓁从前便是吏部尚书, 卑职虽不知这信上内容,但天无二日,这韩大人既得势,最为忌惮的便是曾经得势之人官复原职, 想来那位韩大人是要让咱们对付荣蓁吧。”
&esp;&esp;也是这日,她收到了来自姑苏的信,是慕容霄的笔迹,信上说请了江南名医诊治,颜佑安的病已经好转,让她放心。最后几句却是慕容霄的话:不待春逝,行人将归。
&esp;&esp;这倒是真的,不论是何缘由,慕容霄走了便好。见荣蓁心情低落,秦楚越开口提起都城的事,“我的人昨日从都城送信过来,有些事你可想知道?”
&esp;&esp;吴县令并没有说什么, 可这也算是默认了。
&esp;&esp;主簿劝了一句,“大人,有些话却也不知当
&esp;&esp;半月时间匆匆而过,天已暖了许多,院子里种的花草都开了大半,荣蓁每日都会给它们浇水。
&esp;&esp;不论是立明贤为太女,还是抬举韩云锦,这都不是荣蓁在意的事,“那明苓公主呢?”
&esp;&esp;荣蓁并不说话,秦楚越知道她在听着,“朝中这几月来,官员升迁贬谪是常有的事。但听说皇帝最近有立二公主为太女的心思,甚至对她的姑姑韩云锦十分信任,不仅提拔她做了吏部侍中,还赐给了她一处宅邸。咱们这位陛下宠信一位大臣的手段还真是相似,接下来是不是也要寻一个皇室中人,下嫁韩云锦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荣蓁站起身来,“哪有那么多为什么,皇家的事,你何必上心呢。”
&esp;&esp;荣蓁道:“这不是你最想看见的事吗?”
&esp;&esp;荣蓁说完便走了出去,只留下一句,“出去时替我将门锁上。”
&esp;&esp;秦楚越道:“她可真够可怜的,明明占着皇长女的名头,可却不受皇帝待见。听说立太女之前,便会让她先去封地。”
&esp;&es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对于明苓的结局,荣蓁虽然有些可惜,却也无能为力。
&esp;&esp;吴县令往信上瞧了一眼,“奇怪, 这韩侍中难道与荣蓁有什么过节?”
&esp;&esp;秦楚越看着她的背影,喃喃道:“难道真的不在意了?”
&esp;&esp;说不在意是假的,可没有人比荣蓁更明白,她和姬恒之间隔着的是什么。
&esp;&esp;秦楚越拆穿她,“你在撒谎,不过我的人并不能打探到他的消息。听说自从太后病了,他便一直住在宫里,并没有回过帝卿府。宫中对他的消息封锁得紧,也不知道为什么。”
知道慕容霄离开了的,往常散值之后,荣蓁总是早早回家,如今却在县衙中待到很晚才走。秦楚越堵住了她的门,“慕容公子怎么走了?”
&esp;&esp;荣蓁想提笔回信,可想了许久,却一字未落,还是等他回来,见了面再说吧。
&esp;&esp;听她提起姬恒,荣蓁身形一僵,而后又恢复如常,“不想。”
&esp;&esp;吴县令道:“是吏部侍中韩大人, 信上与我说了些要事。据说这位韩大人是朝中新贵,不少人盼着与她搭上联系, 这样的人竟会在意我们房州的事。”
&esp;&esp;县衙里, 吴县令看着手中的信件,愣了会儿神,还是主簿提醒一句, “大人,这可是京中来的信,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