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大叔,我们想来此问问,您的儿子因何而死?”
&esp;&esp;四人走回山下,柳家的马车停在远处。
&esp;&esp;老者微微点点头,见几人无话再问,轻轻阖上门。
&esp;&esp;老者面上染上悲伤,不愿多说,“得了怪病,连白大夫与北号神医都束手无策。”
&esp;&esp;花魄点头,“山下就有一家。走,我带你们过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此话一出,眼见老者浑浊的双眼中涌出热泪,如风中残烛般扶着门框。孟厌回身一把捂了姜杌的嘴,而后转身向老者道歉,“他脑子不大好,您多多包涵。”
&esp;&esp;孟厌听完他的描述,“这听着像中邪啊……”
&esp;&esp;这人明明知道很多事,偏偏每回只吐半句。剩下的半句,非要他们低声下气问才肯说。孟厌握紧拳头,忍无
&esp;&esp;姜杌为她解释,“大邺城又称药城,附近有一座药山,里面有很多名贵药草。千年前,城中出过一代名医符惕,自此扬名。”
&esp;&esp;姜杌低头不语,半晌才敢喏喏回嘴,“我是妖怪,哪懂什么是伤心……”
&esp;&esp;孟厌边走边骂姜杌,“你会不会说话?他没了儿子,本就伤心,你还往人心口捅刀子。”
&esp;&esp;花魄开心坐进马车,特意挨着孟厌。
&esp;&esp;回城的时辰尚长,孟厌与三人说起案情,“柳玉蓉之死与道观无关,我们待会再去问问柳夫人。先来说说柢山自尽案,听方才那位大叔的描述,这些人怕不是得了重病,而是中邪。”
&esp;&esp;花魄摇摇脑袋,“城中有医馆百家,大夫两百余人。其中有五十人,从前是御医。”
&esp;&esp;具体是何怪病,老者说是一种莫名其妙全身抽搐,常自说自话的怪病。
&esp;&esp;当初柳玉蓉被大夫诊出喜脉,郁金的两个弟弟皆为她把过脉。
&esp;&esp;孟厌上前叩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推开一条门缝,“三位找谁?”
&esp;&esp;大邺城崇尚学医,柳玉蓉的未婚夫郁金,家中便开着两家医馆。
&esp;&esp;姜杌嘴角一抽,“蠢,那些道长懂什么驱邪之法。你越花钱,你儿子死得越快。”
&esp;&esp;老者却说不是中邪,“老夫家中有些家底,花重金请过几位道士来家中驱邪,没用。”
&esp;&esp;“大邺城难道是什么风水宝地?”孟厌
&esp;&esp;孟厌盯着麻绳,“大邺城大夫的医术很差吗?”
&esp;&esp;孟厌上马车前,喊上花魄,“反正其他人也看不见你,你不如跟我们一起去查案。”
&esp;&esp;既然城中全是名医,怎会出现如此多病入膏肓的人?孟厌问花魄:“你能带我们找到自尽之人的亲眷吗?”
&esp;&esp;姜杌掀帘往外看,声音轻得似一阵烟,“不是中邪,是夺舍。”
&esp;&esp;自然,最后是清清楚楚的喜脉。
&esp;&esp;第1回 来大邺城,倒不知小小的一座城池,竟这般卧虎藏龙,“连御医都有这么多。”
&esp;&esp;第55章 寸上珠(六)
&esp;&esp;郁金喜好诗文,未能继承家业。但其两个弟弟,不过十五岁,已是城中有些名头的神医。
&esp;&esp;发病时,不认人不辨人,口中叽里咕噜全是听不懂的话。发病后,神识尽失,全身酸痛难言。反复多次折磨后,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esp;&esp;四人再回山下,花魄七拐八拐带他们找到一户人家,“死的是这家的独子。他家往日很富贵,儿子死后,散尽家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