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闷葫芦的儿子都这么大了。”对方一脸不可置信,用方言问他,“你和书记认识?”
&esp;&esp;“嗯,高中同学。”
&esp;&esp;“哦。”对方好像恍然大悟般很客气地冲他笑笑。
&esp;&esp;下船后,中年男人和陈靳舟换了个联系方式。
&esp;&esp;“你也不常回来吧,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
&esp;&esp;“谢谢,麻烦您。”
&esp;&esp;到了安全区以后,蒋浔之进了办公室,陈靳舟看到对方再出来的时候脱掉了那件黑色雨衣。
&esp;&esp;又低头和身边的人交代了些什么,那人朝他走了过来。
&esp;&esp;陈靳舟记得,这人是蒋浔之的司机。
&esp;&esp;“趁暴雨还没下来,书记叫我送您出村。”
&esp;&esp;“他呢?”陈靳舟问。
&esp;&esp;“书记得24小时在这里待命。”
&esp;&esp;陈靳舟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蒋浔之,他正背对着自己和身边人交谈工作。
&esp;&esp;在那个黑夜里,蒋浔之的身影被拉长,在安全区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孤单。
&esp;&esp;-
&esp;&esp;“先这样吧,再有事情和我汇报。”蒋浔之和村长交代完匆忙回头,目送陈靳舟坐着皮划艇离开陈家村的背影。
&esp;&esp;他又像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回办公室把雨衣口袋里厚厚的东西拿了出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小心仔细地把它塞进公文包里。
&esp;&esp;这场暴雨终于在凌晨时分降了下来,蒋浔之一夜未眠调度防汛工作。
&esp;&esp;等六月下旬的这场“暴力梅雨”过去,江州市召开了防汛抗灾工作会议,给予了江港县领导班子集体表彰。
&esp;&esp;蒋浔之在一个周五的晚上给父亲挂了通电话,简单聊了几句工作之后,他说周末有事情回燕城一趟。
&esp;&esp;他父亲在电话那头短暂沉默,最后只说回来再说吧。
&esp;&esp;属于蒋浔之的这场暴雨终于要来了。
&esp;&esp;第42章 万事开头难
&esp;&esp;小杨在首都机场接到蒋浔之的时候,惊讶于他竟比过年回来那阵状态还差。他在心底叹了口气。
&esp;&esp;蒋浔之的身体没彻底养好,术后在海城的老洋房养了几天。沈韵前脚离开,他后脚就回江港上班了。
&esp;&esp;这大半年他的工作能力政府上下有目共睹,出院后更是拼了命的一心扑在工作上。不管他家里现在知道多少,这些都是他日后谈判的筹码。
&esp;&esp;他迫切想要做出点成绩来,小高接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他很少回郊区的别墅,大部分时候睡在市区那套年代久远、偶尔还会跳闸断电的房子里。
&esp;&esp;他睡在那张狭窄的单人床上时,会从心底升出一种平静的安全感。
&esp;&esp;车子一路平稳地驶向蒋家大宅,到了门口岗亭,蒋浔之的心脏突然开始剧烈跳动。
&esp;&esp;这是他回过无处次的家,如今却升出许多畏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