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不同。
“那成。”
很快,厂长就叫来秘书,带他去走流程,办手续。
。
赵山川走到门外,把自行车横着一摆,冲门口的乔锦欢笑,“上来呀媳妇儿,我送你上学去。”
赵山川他们到的时候,学校里头的新学生都还排着队报名。
前些日子一直下着雨,滴滴答答的叫人心烦。
一个大学生,珍贵得很嘞~
乔锦欢应了声,就带赵山川离开人群。
乔锦欢轻摇头,“不住,我家就在春柳巷,近得很。”
“走咯~”
:恩将仇报的知青19
等吃了饭,乔母就带着乔锦欢,要送乔锦钰去学习。
乔母掩唇一乐,心里琢磨着她只怕快要抱外孙了!
赵山川瞅一眼乔栋梁,总感觉他这老丈人是故意的。
对方笑骂两句,中间夹杂着几句地道的京话。
电子厂离得不远。
他起初,是不想去上什么成人夜校的。
今儿开学,学校这会儿人多着呢。
“这么快吗?”
乔锦欢偏头低声问他。
因为他察觉到,不认字真的混不开。
真是……欠打!
“要住校吗?”
他们之前也来逛过。
学费是没有的。
甚至你来读书的路费,村子、镇子里都会帮着出。
骑自行车大概也就十来二十分钟。
赵山川逐渐熟悉首都生活,说话也渐渐不再带着乡音,倒听着和老首都人没什么区别。
反正时间还早,乔锦欢干脆拉着赵山川在学校里闲逛起来。
赵山川:……
乔栋梁面不改色的带着他往外走,“会骑自行车吗?”
赵山川没怎么听懂。
全程不超过半小时,他就成了首都人挤破头都抢不到名额的电子厂工人之一。
开得还挺好。
“那是你爷之前用的。现在学校离得近,他就不用了。”
现在走哪儿都是人。
乔栋梁在他后头无奈的摇头笑着,“得,我们也走。”
那一刻,“朝中有人好办事”这七个字,就在赵山川的心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父子两慢悠悠的也往学校走。
好小子。
步行大概也就半个多小时。
赵山川骑上自行车,跟随着乔栋梁往巷子外走。
“会。”
“大学果然不一样,这来来往往的人,你看气质都不一样。”
这日阳光好。
乔栋梁就带赵山川去电子厂。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这么大个人了,还得跑过去跟个奶娃娃似的,学认字读书。
这年头上大学,几乎都不用交费。
可能对于享受过交通便利带来的快捷方便的人而言,走半个多小时已经算远了。
他的自行车后头,坐着刚把头剃干净的乔锦钰。
赵山川一手拎着乔锦欢的挎包,一手牵着她,在人群中站得直挺挺的,护着人把名报了。
一晃眼,也工作了一段日子。
赵山川按了按自行车的铃,一下子就从门口蹿了出去。
可对这年代的人而言,区区半小时,算得什么远?
来之前,他就用村支书的自行车学了。
阳光斜斜的从巷子口照射进来,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融入到巷子里来往的人影中,仿佛也融入进了首都这个大城市里。
都不给点适应时间?
多麻烦呀!
过了会儿,赵山川没忍住很小声跟乔锦欢嘀咕,又感慨道:“跟我们那成人夜校完全不一样。”
“不急,今天请了假,陪你。”
报名处那老师问。
那老师估摸着也是个首都人,闻言点头,“行,明早就开始上课,你别迟到。”
“好的,爸。”
“你今儿着急回厂里不?”
乔栋梁指了指角落里放着的,约莫有个七成新的自行车,“你先用那辆。”
都老夫老妻了,乔锦欢自然也没害羞,长腿一伸就坐到后面,双手搂住赵山川的腰。
看得出来,乔栋梁和电子厂的厂长确实很熟,进了厂就直奔办公室,茶都是自己泡的。
不过那会儿可能是因为放假,也可能是有事儿,反正学校里没多少人,冷冷清清的。
但很快,赵山川就转变了态度。
因为厂长的缘故,他进厂后,上头就给他安排了一个技术比较过硬的老师傅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