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2/2)111  天官纨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清晨的寝宫内,烛火通明。

因为想吃新鲜菜,所以就种菜吗?

“不困。早睡早起身体好。”他一个下午四点就在床上捂被子的娃,都睡十二个小时了,还能困?

这次赵四郎一来,太后娘娘和桃嬷嬷又是这样的表情……

赵淩眨巴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父亲:“不想吃腌菜。”

王太后听清瑶说着话,愣了愣神,问:“养的什么样的狸奴?”

清瑶小声逗娃:“凌儿这么早就起了?不困吗?”

王太后没有惊讶,反倒是有些索然无味:“赵家给准备了什么礼物?”

清瑶小步走到王太后跟前:“回禀娘娘,赵四郎今天穿了上次您赏赐的布料做的新衣裳,还送来了一些礼物。”

赵淩做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后世很普遍的芽苗菜而已。

王太后其实已经起了,只是还在梳妆打扮,听见清瑶求见,招招手,笑问:“如何?”

清瑶就把赵淩怎么养羊种草,再给自己种菜的事情说了。

王太后没笑。

王太后没见过这种蔬菜,问:“这是何物?”

送太后的东西,他也亲自见过,还去赵淩的屋里,把他种的菜苗看过:“这些是谁教你的?”

神都的冬天,带点绿色的蔬菜都格外昂贵。

没一会儿,太后身边的清瑶就赶了过来,把人接了进去。

里头垫着两层厚布,包裹着翠绿可爱的菜苗。

他超精神的,能拆一座庙!

只是拿着木框瓷盘,放点水在屋里,就能种出菜来?

赵骅明白了。

说着,她去叫了两个七八岁的小宫女进来,又让人送过来蜂蜜水和几块小糕点。

别是赵家有了这等冬日里种菜的法子,借着赵四郎的手来献媚。

他清瑶姐姐长清瑶姐姐短地跟着到了长乐宫偏殿。

幸亏他爹不通农事,瞧不出他屋里最不对劲的其实是那些喂羊的牧草。

常大力这种老农都分辨不清,更不用说他爹一个所谓的耕读传家的书生了。

清瑶说道:“太后娘娘还没起,四郎在这儿等一会儿。”

王太后不信:“他一个小小人儿还会自己种菜?这冬日里?”

赵淩一个三岁小孩儿提着刚好的篮子,放在成年人的手里其实很小。

哪怕是转述,只要想想一个三岁的小孩儿说自己小时候,就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想想应该不至于。

这些事情一查就能明白,王太后倒是听得感兴趣:“哦?他这么小就一个人住?还能养羊?”

桃嬷嬷也没笑,把叹气压在心底,小声问:“娘娘,不如让赵四郎陪您用早膳?”

清瑶笑道:“这是萝卜苗,赵四郎自己种的。”

赵淩这次进宫倒是没有像第一次那样需要经历重重关卡。

赵骅进宫朝会的时候,把小孩儿带过去,递了牌子。

宫人们察觉出气氛不对,纷纷止住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赵骅倒是有空问了问赵淩进宫的事情。

上次赵四郎来,太后娘娘哭了,还赏赐了一大堆东西,她们就觉得其中有问题,也不敢打听,只能把疑惑压在心底。

别的地方种不活,他的房间点着炭火,虽说温度肯定不能和后世的地暖比,但十度以上是有的,长点芽苗菜问题不大。

只有陛下和少部分世家大族,才能用暖房种上一些蔬菜,得是表现良好陛下看重,才能得一些赏赐。

神都不比江南,江南的冬天还是有很多蔬菜的。

“是。他说还养了一只狸奴。”

皇家从不缺冬日种菜的法子,虽然品种不是很多,但身为太后,她一年四季都不缺少新鲜果蔬。

他这个儿子不喜欢吃腌菜,甚至不喜欢吃那些调味复杂的菜色。

不过就算通农事,禾本科的玩意儿长得都差不多,尤其是苗苗,压根分不清。

桃嬷嬷没想到清瑶会把东西直接带进来,先打开提篮的盖子,掀开包裹的布料,看到里头的东西,怔忪了片刻,才把手上的提篮递到太后跟前:“娘娘,您看。”

身边伺候的宫人都忍不住掩嘴轻笑。

“滚地锦。”清瑶忍着笑道,“说是他小时候从庄上抱来的。”

清瑶听出太后语气中的不喜,并没有着急,把手上的提篮交给桃嬷嬷:“不是赵家准备的,是赵四郎自己准备的,您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