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181节(2/3)111  谋士系统在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许进行政治合作未必需要有多么好的私交,但是当政治合作崩溃,必然会影响私交。

陆离的走称之为疾行也不为过,跟在后面的孔融那是真的半点都追不上,人家骑着马走了,他才从楼上下来呢。

人的注视,两人顺着感觉一同望了过来。

可是生死会改变许多东西,当决裂的双方有一方赴死,活着的人是会回忆起曾经的美好,还是依旧对于曾经的分歧与失望耿耿于怀?

是的,相交甚笃,可那是曾经的事情了。

孔融想到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再看陆离那似乎带着些许茫然的伤感,不由进入酒肆来到陆离所在地:“不想今日竟在此得遇卫尉,邺城那边有新消息传来,卫尉可是已经知晓了?”

陆离心中一紧,他看向对方:“离不知晓,有劳少府相告。”

被感知到的陆离也没有躲,而是打开窗户拱手朝着两人打了个招呼。

可这源头又让他有点茫然,他跟袁本初感情有这么好的吗,对方的死隔着这么老远的距离竟然还能让他有所感触?

陆离脸上丝毫笑容都没有的冲着孔融道谢:“多谢少府相告,在下有事便先走一步了。”

嗯,总感觉这画面有点奇怪,要是有根撑窗户的杆子掉下去正好砸到他们两个,那就更加奇怪了。

一路走好

但是今天,陆离没有任何找事的想法不说,祢衡看起来也没有任何攻击的念头。

活着的陆离打马来到

毕竟众所周知当初他俩一起牵头,一个出名、一个出力,一同拉起了讨董联盟的大旗。

主要是陆离看向他们的眼神……

邺侯薨了=袁本初死了。

当年是孔融持节去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的,但是如今大将军已是吕布,孔融便以爵位称呼:“邺侯薨了。”

等到他再来洛阳为官时,朝中已经是董卓揽权的时期了,而陆离没过多久直接跟董卓在朝上差点打起来,接着就离开了。

而袁绍呢,他比陆离离开的还要早一些。

那样子好像本能与直觉已经感知到了什么,可智还不曾参透那份感知。

可交情与关系不是这么论的,哪怕祢衡还没有在官场上混出什么名头来,却也知道很多时候合作是立场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不能完全跟情谊划等号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仕途跟陆离的是存在相错的,对方出仕之时,他在洛阳跟即将成为大将军的何进经历了闹矛盾,险被杀,又和好等一系列剧情,后来被对方举荐,任职侍御史。

但你都当官了,怎么还能只靠着非亲眼看到才能得到结论呢。

按来说,他这个看似在洛阳待过的人,实际上还真的没有切身观察过这俩人的情况,祢衡算是问错人了。

陆离迅速完成了等式换算,那一瞬间,所有的感触似乎都找到了源头,

而他们两个的私交情况,孔融的思绪随着这个问题回到了不曾被烧毁的洛阳。

明明没有见过,孔融却很笃定的就友人这个问题给出了相应答案:“他们曾经相交甚笃。”

祢衡似乎问了一个蠢问题。

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来算不上和睦,主要是祢衡,他对陆离似乎有诸多看不顺眼之处。

陆伯安与袁本初,显然就是典型代表。

哪怕后面因为联军未能达成目的,最后俩人的关系也跟联军一同分崩离析了,但是能够一起合伙搞这种要命的事情,那就不是关系不够的人能够干的。

该怎么形容呢,像是在怀念,像是在伤感,隐隐间带着点破碎的欣然。

天子帝王之死为“崩”,诸侯大臣之死为“薨”。

只是还没等到陆离来到洛阳,他就因为跟上司不和托病归家了。

祢衡望着陆离朝司空府而去的离开方向,他收回视线看着自己有洛阳为官履历的好友:“陆伯安与袁本初关系很好吗?”

现在祢衡问的,正是抛开政治立场后他们两个的私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