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2/2)111  镶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叁拾】心症发金陵茶楼宾客盈门,祁……

“林侍郎安!”

“敢问被冤之人,是姑娘什么人?”

“自然不是空穴来风。”祁襄又拿起了桌上的点心吃了起来。

招呼。

“何以见得?”

“是我想看,林侍郎有何指教?”

“这个嘛……恕祁襄不便告知。”

祁襄移开眼,望向窗外,街道上人来人往,好生热闹。

“当年梁王本欲进京给先太后贺寿,结果还没走到京畿,晋王便抓到了他通敌蒙古的罪证,梁王在城外伏了诛。十年之后,先帝骤然崩逝,晋王起兵造反,欲取当时的太子、如今的圣上而代之,却被及时赶到的怀王殿下举兵擒获,当场斩杀。即便梁王案另有隐情,平叛的最大功臣晋王早已身死,连他的家人仆从都几乎杀了个干净,要翻案,恐怕难上加难。”

林策看了一眼咬牙切齿的萧允墨,忙道一声“下官告退”。

“倒不是为了帮你,就算是陈年旧案,若真有冤情,我有责任查清真相。”他眼神飘到窗外,仿佛不敢正视她,但被她死死盯着,总还是浑身难受,隔了半晌,他又说,“好吧,我想帮你这个忙,算是还你之前帮我查舞弊案的人情。”

“那可不成,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只我一个人享受,还是我常来京城比较好,这里多热闹,不像王府,闷得很。”

祁襄用力吞着嘴里的荷花酥,话语含混不清:“用了,可是这不快到午时了吗?”

祁襄细长的指节又捏起一块桂花糕,送到嘴边,精巧的唇瓣正中缀着唇珠。她是那种乍看并不惹眼,细看又令人难忘的长相,像一壶清冽的酒,越饮越上头。

林策喝了口茶,皱着眉问:“你没用早膳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祁襄抬头看着他,嘴却始终没停。

他默然,眼睁睁看着她又往嘴里塞进一块马蹄糕,顿了半天才又问:“我今日想请教的,是梁王那个案子。”

“为什么?”

“林某的推测而已,因此才要向姑娘求证。”

“我当然知道很难。”祁襄斩钉截铁,“但也得试试。”

林策看着她的动作,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来。他踌躇再三,讪讪问道:“祁姑娘,你与怀王殿下之间……情分不一般吧?”

萧允墨挪了挪步,往祁襄面前一挡,说:“她没时间,我有差事要她办。”

“我可以去问问尚书大人,案发时他早已在刑部履职,或许能记得一二。”

“没关系,我可以在此等着。”

林策有些坐不住,拿起茶壶往她茶杯里添起茶来:“都是为朝廷效力,谁查不是查……你且喝口茶吧,别噎着。”

“我想问的是……真正想看此案卷宗的,并不是怀王殿下,而是祁姑娘你吧。”

祁襄拿过茶杯,喝了大半杯,连连赞叹:“这儿的点心怎么样样好吃呢,蓟州的茶楼到底比不得京城。”

祁襄拨开萧允墨,从他身后探出头来:“我们现在说吧。”

林策走到跟前,向萧允墨行了揖礼,目光转向祁襄:“祁姑娘可有时间?林某有一事请教。”

祁襄听他这么说,倒有些意外:“林大人为何要帮我?”

金陵茶楼宾客盈门,祁襄和林策占到了最后一个雅间,她心情大好,叫了一桌子点心,吃得津津有味。

林策再次沉默,终究没再追问。他拿起茶杯,浅啜一口,又说:“我也看了那几封梁王通敌的书信,上面有一些字,仿佛是拓印上去的,所以,你说有冤情,倒不是空穴来风。”

谁知祁襄根本没把他的话听在耳朵里,早就走出去好几步,一边笑着对林策说:“那我们去邻街新开的那间茶楼,边喝茶边说。”

祁襄不禁咯咯笑出了声,手里的玫瑰饼颤下酥皮来:“这算哪门子的人情?这个案子,皇上都点名说你们刑部办事不力,交给缉事司去办了。”

她抬起头,将受伤的手臂举到萧允墨眼跟前,说:“殿下,伤口有些疼,今日可以不要给我派差事吗?放我休息一天?”

“敢让她碰酒,我饶不了你。”他狠狠扔下这句话,拂袖往府门中去了。

“这还不容易?你与怀王殿下说上一说,他定能将厨子给你请到蓟州去。”

她回过脸,凝视他的眼睛:“因为当年这个案子查得有问题,冤了不该冤的人。”

萧允墨无言以对,愣了好一阵,才勉强说:“那你们就在这里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