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2/2)111  应长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只因那巨石与石碑上刻着圣儒、哲人的浩瀚经典、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墓志以及近朝书法大家的遗迹。

路宽两丈,路长十里有余,几乎是条直路,只有一处弯道,是为了避让一处千余年的石碑林。

“老奴不敢。”

外室的宅子处在永昌城西北角。

她手臂上挽着一个篮子,放着一些瓜果。

,这下又搬出去几户。

沈缨没有再问,依照吩咐上去敲门。

“哐哐哐”叩了几下。

于是便不作迂回,直入主题:“昨夜戌时,邱主簿接到你家主子的口信,连夜冒雨前来,却在途中遭人截杀,身首异处。这宅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疑凶。”

但沈缨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一闪而过的寒光。

芙蓉道并不是城内的官路,而是芙蓉巷自己雇工匠修的一条南北纵向的独道。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是,找我家主子何事?”

那仆妇垂了头:“昨夜小公子生病,邱大人过来陪着他睡着了才走,那时已经近丑时。大人走时还好好的,怎会……”

巷口有几棵老松,因无人修剪打理,长的肆无忌惮,黑沉沉的盘踞在巷口。

沈缨不愿为难一个老妇人,但也不想和她在此起争执。

沈缨指了指锁,疑惑地说:“上了锁。”

姜宴清依旧看着那院子,说:“敲。”

她还未曾言语,姜宴清就对无奇吩咐道:“派人去芙蓉道查看。”

而邱家是在城西南,骑马行程大概半个时辰。

“去敲门。”

“如今,县令大人亲自来查问,你却在此阻拦,是何用意?”

那么,就只有一条路了……

她走近后听到院内有些动静,于是重重叩门。

而这老妇说,邱少隐离开时是丑时,倒也对得上。

他面上淡淡的,看不出在想什么。

那老妇动也没动,依旧严严实实地挡在门前,皱眉看着她:“姑娘若有事便去县衙寻邱大人,我家主子身子不适,近来从不出院,不便奉告。”

沈缨一直观察那老妇的神色。

她听到邱少隐被杀的消息时眼神中快速闪一道晦暗不明的光,随即瞳孔微放,露出些许震惊。

她和那老妇视线相对,沉声道:“这是姜县令,官差办案,开门。”

沈缨微微蹙眉,指了指身后的宅子:“邱主簿的妾室,是否住在此处?”

她神情戒备又冷漠,随后越过她的肩看向姜宴清,触及他的官服,眉头更紧。

可问询士卒后,并未有人看到邱少隐经过。

芙蓉道两侧是杨树、梧桐、桂树等,低矮处有灌木丛,层次排布仿若士卒守卫。

有不少学子会来此拓印或是就地临写,为方便他们,县衙还出银建了一座小亭。

她一直走到外室这宅子门口才停下,警惕地盯着他们问了一句。

大概是觉得男子不便贸然进入一个外室家中,姜宴清自下车后就同无奇走在后头。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那老妇闻言将沈缨上下打量了一遍。

各坊宵禁后大门紧闭,走大路必定会碰到看守坊门的士卒。

但如果真是这样,那邱少隐离开此处没多久便被杀了。

也不知是不是离凶肆太近,一进坊便有种古怪的阴凉。

竟是旁侧的一户人家开了门,从里头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

妇人相貌端正,衣着整洁,略瘦但并不羸弱,肤色偏黑,眼睛狭长,唇线很重,面相有些凶。

最深处的那户,门墙应该是年前刚翻修过的,有树木枝杈从院子里伸出来,枝头坠着一串串红果,大门上挂着铜锁。

大门被震的咣当咣当响,可门内的人却迟迟不来开门。

此时分明是午后最热闹的时候,整个坊内却静的落针可闻。

沈缨耐着性子又敲了大概十几下。

那寒光就藏在一棵青菜之后,应是匕首一类的锐器。

沈缨和那老妇身量相当,她走近了两步,警惕着篮子里的锐器。

按照查验头颅得出的结论,邱少隐确实死于子时至丑时之间。

“何事?”

沈缨回头看向姜宴清,两人视线相对。

马车停在巷口,沈缨跟着姜宴清往那外室的住处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