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袁公路!”
在许褚离开陈国的第三天,新上任的豫州牧孔伷向他们寄来一封信。这篇信表面上是在感激陈国派遣工匠帮谯县修筑防御工事,但字里行间晦涩不明,隐隐透着一点示好。
“虽然计划出了点偏差,但既然盗图贼落网,还是得做一下样子,派人去审问一番。”
所以他不得不起用士人,可就算他为党锢之祸平反,撤换原来的朝廷班子,起用自己挑选的名士,朝中的绝大部分人仍然对他阳奉阴违,并没有发自真心地尊敬他。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昀颇有些意外。毕竟在他的第一印象中,沛国的嫌疑最大。鲁国虽然也是豫州境内诸侯王的封地,但它位于豫州最北边的一个小角角,几乎整个领地都被兖州包围。除了最南端有一小部分边线与沛国相邻,可以说,它与豫州的其他地方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几日前,张咨连夜赶往鲁阳,与袁术密谈。”
“袁术三言两语就想让我退回长沙,简直痴人说梦。”
听到弩图已经成功送出去,刘昀安下心。要是带着坑的弩图没有送出去,只抓住一个小贼,那才是亏大了。
……
董卓不知道的是,众人对他面服而心不服,不仅是因为他的出身,更因为他的行事作风——除了霸道至极、妄议废立,董卓还会因为自己的心情而随意杀人。
……
“那么这个小贼到底把弩图送出去没?”
董卓知道朝廷的运转离不开士人。他虽然凭借强悍的西凉军,在万里无一的机遇中脱颖而出,侥幸掌控了朝廷的大权,可他底蕴不够,身边能用之人都是武夫,没有一个能进入政治核心,帮他巩固政权。
南郡,江陵县。
孙坚收到袁术的第二封信,怒上心头。
地理位置偏远,加上国土面积狭小, 鲁国在豫州一直存在感不强。
徐茂回答:“送出去了。小贼和他的同伙交接,正好是在郭士子他们饮酒的地方。”
刘昀相信这样的信不止陈国有,隔壁的梁国,与沛国交壤的鲁国,以及同属于豫州的颍川、汝南,都会收到应季的同款。
第一封信,他尚且还能当袁术是对他心存疑虑,小小地试探一番。这第二封信,彻底暴露了袁术那居高临下的心思,全然没有将他孙坚放在眼里。
至于偷图的人,自是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
黄盖道:“袁术虽然自傲,原先却也没有如此恣意。到底出了什么事,让他突然变了态度,要与我们过不去?”
“是。”
但既然唯一的线索指向鲁国,那个窃图的工匠自称是被人收买,并不知出钱买图的是谁,刘昀便也只能派人去鲁国查探一番。
士人们听到他如此自吹自擂,竟然直接说自己的相貌是最高贵无上的,暗中笑了许久,从此对他愈加鄙夷。
“你们是说, 那个窃图者的同伙最终去了鲁国?”
董卓只以为这些人是嫌他出身低,嫌他外表粗犷,缺乏气度。对此,他心中愤愤不已,甚至说出“我相,贵无上也[1]”这样的话。
孙坚听着部下的义愤之言,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闻言,众人议论纷纷。
京城中,和孔伷一样,正处于“新官上任”阶段的董卓,同样在试着拉拢自己的盟友。
程普皱着眉,来回踱步,“好在主公不曾听从他的指示,领轻兵前往南阳,不然……”
……
孙坚丢下另一封信笺,里面写着的是关于南郡的情报。
刘昀略感无语,没想到竟然会有如此巧合的事,
手投足间透着细微的不自然,晃了晃手中的酒杯,起身。
他摇摇晃晃地走过去,佯装一个趔趄,将酒水撒到那人身上。
“早知如此,正该早早发兵,除了此贼。”
曾经有个朝臣在面见他的时候,忘记解剑,被他当场格杀。董卓自己就足够任意妄为,对于他从凉州带来的西凉兵,更是毫无约束,任由他们打家劫舍。
看来,这位新上任的豫州牧,正试着为自己全新的执政生涯开拓良好的人脉基础。
“所以他们就是这样抓到偷图的人,还把他们扭送到县丞那?”
“莫非是张咨在袁术面前说了什么,让袁术对主公生出忌惮?”
但出于某种说不上来的直觉,刘昀并没有将派去沛国的探子撤回。
“没想到袁术这人,豪门大户出生,行事却如此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