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糖葫芦……”云靖宁又看了看那几包东西,顿时黑了脸,“吃什么糖葫芦,小心磕牙!”
林燕娘也深有同感,若是以前恩怨也罢了,这还没得势呢,就急于显摆、找茬,以后还得了?
“呃,我们……哪儿好玩就跑哪里,也回过北关了。”
云六笑容灿烂地一抱拳,就越过板着脸的云靖宁,见林燕娘正坐在屋檐下纳鞋底儿,连忙跑了过去。
这时正是上午,云靖宁带着小子们刚骑马回来,在院子里练习对打,就听到一阵马蹄声来到门前。
这事儿就说定了,等着到那天,就林平安一个人过去,给了钱,吃顿饭,人情簿上再上一笔给大房里,这事儿就了了。
从第一回 他们登门,她就未怯场过,也没不安过,就以嫂子的姿态与他们打交道了。
打开门就看到一张笑嘻嘻的脸。
她好不容易风光起来,竟然还要承受村里人的闲话,等她以后嫁进王家门,再也不要回村来看那些穷酸的脸色。
云靖宁还不知道老爷子寿宴那天的事情,只以为是给林燕娘的礼。
吃上一小勺。
村里人都在说,怕月底要下第一场雪,只要天晴,能洗的、要晒的,都忙了起来。
因而,最后一家人商量,只给一吊。
明明可以很风光,此时却像是被全村人有意地冷落一般,林金花上了马车便黑了脸,很是不高兴。
觉得对这样的白眼狼,有这闲钱还不如给自家多买些粮呢。
林燕娘好笑地瞥了他一眼,将点心闻了闻,留下一包蜜枣糕,其他的把小弟小妹都喊过来,让他们拿去分吃。
林富贵想要林平安同着去认认亲戚家的门,派了林杏花过来喊人。
他家媳妇儿现在可不能吃山楂,弄这么好看又好吃的糖葫芦来,成心羡慕人的嘛。
云五将带来的礼都从马袋中拿出来,交给云靖宁。
给她添妆简直是肉包子打狗,只会嫌少。
但王家来接人的马车和小厮都在,他也不好发作。
两辆马车从来到离开,都没什么人围观,也没有什么人凑过来和林家人打听情况。
这两个少年虽然一个不爱说话、一个却很活泼,但他们能时时在一起,就说明他们的关系也很好,处得来。
“这些是他们补给灿儿、杰儿和雪儿的见面礼。”一听是点心,林燕娘便笑了起来。
当初林燕娘出嫁时,大伯只给了一吊钱,如今林金花出嫁,还回一吊也不失礼。
有了那么多布料,她又开始给男人做新衣裳,给他攒着的那些厚袍、棉鞋,让他欢喜不已。
林平安立即拒绝了,说他这些天腿疾犯了,冻不得,走路也不太方便,就不去添麻烦了。
大房里的忙碌,与二房里无关。
林银花和林杏花不去,留在家里看家,中午还要喂猪。
因为那天闹过的事情,林平安后来知道了,气得不想给一两银子添妆了。
“拿去给小的们吃就是了。”
到了冬月十八,云五和云六来了,他们一行加上随从可有几人,还大包小包的带来了。
给再多钱也不会领情的,到不如不给。
老爷子、老太太、林富贵和林姜氏带着林金花都去。
云六不知道三嫂知道多少,立刻含糊地解释了一句,目光一转,又跑去和林灿、林杰哥俩打招呼。
话说得客气,来传话的林杏花也听不懂,但她把意思传回去,林富贵自然明白了,想到几天前林姜氏和林金花跑去二房闹的事儿,他就气得想打人。
“三哥好!”
“拜见三嫂!三嫂这些日子可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嗯,很好,你们怎么还在镇上?”林燕娘看着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笑着和他打招呼。
转眼冬月十五,镇上来了两辆马车,是王家来接林家人去家里走动。
其他人都不去,闹成这样,也不需要假装和气,村里人都明白。
再说林学善做为堂哥给的添妆,林学善成亲时,林燕娘也是送了人情的。
她没有糖葫芦吃,蜜枣甜甜的也可以。
“这次表现不错,中午在家里吃饭啊。”林燕娘朝着院子里跑去拿弓箭玩儿的云家兄弟喊了一声。
“媳妇儿,老五老六看来是惦着还没给你送礼,这回带来不少点心。”
又过了两天,天气才渐渐晴朗起来,只不过大家都穿上了棉袄棉鞋,不再是秋衣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