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出来了吧,是多少?”
郑洋颇为镇定地放下电话,转身对关注着他一举一动的校领导们说:“林小堂去做过智力测试,你们猜她的智商是多少?”
上次市三中举办的“创造杯”的结果出炉,按着他的意思,原本并列第一的阙星阑被评为第二名。
“如果她在晋东小学的成绩并不理想,那只能说明她的确需要更好的教育,小地方的师资力量不强,会耽误了好苗子,我的建议是立即把她招进咱们学校,希望各位领导支持。”
“这个学生我评估过,创造能力很强,是个有潜力的孩子,我非常赞同把她招到咱们学校来。”
“哟,不巧啊,打扰了罗主任的正事。”嘴上说着打扰,郑洋脚步却毫不犹豫地迈了进去。
“领导们,咱们三中也是有附属小学的,上次顾云那样一个好苗子就被一中抢了先,这次咱们可不能落后啊!”
……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当然。”汪学智毫不担心这一点,“咱们是羊城最好的小学,谁会拒绝?”
几位校领导起身相迎,客气地请他入座,郑洋落座,示意他们继续之前的话题,“我听了个话尾,罗主任似乎是想调学生进来?”
怎么又是一种熟悉的感觉,难不成罗振海口中的极富创造力的学生,也是林小堂?
站在外面的郑洋眉心一跳。
“是吗,好,我知道了。”
“是啊。”校领导接话,“罗主任很看好之前‘创造杯’获得第一名的那个学生,极力建议学校把那个学生调进来,不过调学生的手续不简单,我们想再考虑考虑。”
“行吧,你去办吧。”已经将来龙去脉打探清楚的郑洋没有久留,很快起身离开。
“考虑哪个方面呢?”郑洋追问。
虽然五百块对于阙星阑来说可能算不得大钱,但他不想领取的原因更大可能是因为这是第二名的奖金,郑洋理解小外甥的心思,决定替他跑一趟。
无外乎是觉得创造能力不等同于学习能力,小孩子只是动手能力强,不是做题能力强,会做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不代表学习上有多大的能耐。
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去办。
“之前的表现各位也瞧见了,她的作品是最出色的,是最富有创造力的,这样的学生,我想学习必定不会很差。”
校领导们面面相觑,用目光询问。
三中离一中并不远,开车不到五分钟的距离。
众人:!!!
“我倒是有个验证的方法。”郑洋听懂校领导的顾虑。
他拿起话筒,拨号给了晋东小学办事处,呼叫陈阳接电话。
郑洋抑制着内心的喜悦,尽量平稳着道:“180+,比我小外甥还要高。”
教导主任罗振海最为激动,“那还等什么,这样的苗子,咱们三中应该尽早挖过来啊!”
这一追问,校领导稍稍卡壳,随后解释:“据我所知,那位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并不突出,只是动手能力比较强,这样的学生调过来能否在学习上产生进步还是个未知数。”
“郑教授您知道的,有些小孩的确会在别的方面拥有异于常人的天分,但是学习方面嘛……”
郑洋起身,“借贵校电话一用。”
这种观念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按在林小堂身上绝对是错误的。
第二名的奖金是500块,规定是要在一周之内领取奖金,这都过了两周多,阙星阑一直没去领,市三中的教导主任罗振海干脆联系他,让他去领。
郑洋停好车,直奔教导主任罗振海的办公室,听得他和几个校领导正在讨论招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