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章(2/2)111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姬安懒得再多说,只转头看向上官钧。

田守朴却是神色微妙——这样的声音,他去年才听过一次。

姬安让人上去拍门。

卫士:“告状。”

姬安:“没误会。你去通禀知县,就说是有人当街讹诈六百贯,数额巨大,需要马上审。”

最后,到底还是推托道:“华家是沧阴首富,以前修桥铺路没少捐钱,平日里也时常施粥施药。华公子是华员外亲孙,别说六百贯,便是六千贯他也不缺,如何会讹诈。”

平白被打扰,要是知县脾气好还罢了,要是碰上脾气不好的,看门的人必会被问责。

上官钧冷声道:“击鼓。”

咚!咚!咚!

田守朴不是个凡事摆架子的官,等着人去看了再回来报,不如他自己去看来得快。

当班的班头多答上一句:“刚才听着像是有人拍门,门子该是去开了,过得不久就响起鼓声。”

孙铁牛没想到姬安记得,甚至知道种棉花的事,忙说:“正是。听知县说,上头会在江南挑地方试种。那棉花是好东西,我很想试试。”

来到县衙,自然是大门紧闭。

老汉虽在门内,声音却传了出来。华飞雄听得放声笑道:“我看你们就没来衙门办过事吧。”

老汉就是一愣。

在鼓声的催促下,田守朴的脚步都不自觉地加快。

鼓,是指登闻鼓。

苏氏奇道:“什么声音,是哪里在点爆竹?”

好一会儿,才有个老汉来开门,没穿差服,也不知是不是衙役。

升堂

过年期间衙门里人很少,每日也就那么五个衙役轮值。田守朴出到大堂之时,这些人同样被鼓声惊动,已经聚在堂上。

登闻鼓不仅是京城皇宫前有,其实在每个有审案职能的衙门前都立有一面,也各有各的击鼓条件。不过县衙是最基层的衙门,门前的鼓谁都可以敲。

当然,不管哪一面鼓都很少有人敲,大多数时候还是会走正常程序。而这衙门前的鼓一旦响起,不管后面结果如何,知县至少得露上一面。

姬安:“先前我在慈幼院见到你们了,是来看棉被吧。想种棉花吗?”

老汉:“过年呢,衙门不理事。想告状,后日来投状纸,到时会告诉你哪日开堂。”

姬安听得高兴,又问他有没有种冬油菜,就这样聊了一路。

这个到了大堂上也得说,男子回道:“我叫孙铁牛,她是我家里人夏细娘,家在牛背村。”

—那是华家的铺子,此时掌柜对他暗自点点头,示意已经派人回华家传话。

田守朴一边继续往外走,一边问:“可知是何事?”

他起身道:“应该是有人敲了堂鼓,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门只开了一条缝,他打量着拍门的羽林卫:“什么事?”

此时鼓声已经停了片刻,但田守朴还是先看向门前大鼓。见击鼓的是个腰间悬刀的劲装青年,不由得愣了下——似乎有点眼熟?

衙门不是日日都审案子,除了大案要案,寻常案子会积一积再集中审理。县里通常是三到五日审一回。

姬安没留意华飞雄的小动作,只和上官钧坐回马车前座,让羽林卫们押着华飞雄和他的仆从,一同去往县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几人跟在他身后,都摇着头,说是刚出来。

田守朴正和妻子苏氏一同陪着孩子玩耍,突然听见一阵沉闷的咚咚声响。

华飞雄撇嘴:“是他们要告我。”

姬安看那男子一直紧紧握着女子的手,不禁笑笑,温声问:“你们叫什么名字?”

老汉一愣,这才留意到坐在马车上的姬安和上官钧,一时都有些不知所措:“这……二位……莫不是有什么误会……”

苏氏跟着说:“那我去拿你的官服出来。”

年轻夫妇就跟在车旁走,脸上还是免不了透露出不安。

此时老汉就吓得脸色一白,连声道:“别敲别敲,我去禀……”

门里的老汉听见,探身出来一看,吓了一跳,连忙跨出门迎上来:“是华公子要提告?”

华飞雄是被押过来,抱臂站在一旁冷眼看着。

老汉看看他,再看看华飞雄,瞧见华飞雄的小厮给自己使眼色,心下犹豫片刻。

但,他话还没说完,就已经有羽林卫拿起了鼓槌。

说话间,他快步走到大门前,抬脚跨过门槛,穿过那半扇打开的门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