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明朗见她半天不动,指了指面前的菜。
“是啊,难道不是吗?”厨娘因为自己猜测错了有些讪讪,“过两日就是大少爷的生辰了,我以为姑娘是想学长寿面,到时候亲手给大少爷做一碗。”
这边白玉正要细细询问长寿面的做法,另一名厨娘出去送了饭菜走了回来。
再美容养颜,这东西她可是真的吃不下了。
“哎呀,白姑娘,您怎么还在这里,大少爷刚还问起您来,快些去院子吧。”
面有了,就是煮面。
要长寿面,得先有面条。
等到后面,擀面已经不用再学了。
她顿了顿开了口,“那我明日再来找您学着做。”
煮面就比较简单了,一般用煨好的鸡汤打底,然后烧开丢下面条,水煮开了再估摸着时间挑起来,就差不多了。
“那厨娘可否教我一教?”这人都这样说了,那白玉再拒绝,也忒得没眼里见了些。
“吃,愣着做什么。”
可是一旁的绿柳早就上前,给白玉盛了一碗,褚明朗还在一旁指导,把裙边舀进了碗里。
发面也是需要时间的,于是白玉第一次发面,厨娘在一旁做着指导,心里很是开心。
这让她知晓一个道理,东西虽好,但是不能一直食用。
“这是我的院子。”
她端着汤碗,吹了两口,上面飘着一些油水,有些烫,喝下去之后,发现鲜是真的鲜,一点儿腥味儿都没有,就是裙边的味道有些怪。
就算是以后的娶妻生子,那正经夫人谁会天天围着灶台转?
给厨娘打了一个招呼,让她把自己的面团好生照看着,她跟在褚明朗的身后,上了马车。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白玉有些忐忑的坐下,这通房丫鬟什么时候能和主人一起上桌了?
入口脆脆的,吃起来有些像鼻涕。
强忍着不适吃完,褚明朗让绿柳再给她盛一碗的时候,她怎么着都不同意。
接连吃了一整天的面条,白玉吃的脸都有些发绿。
“长寿面?”她学长寿面作甚?
“不识货,这可是养颜的好东西。”
“尝尝,今日新鲜的甲鱼汤。”
她忘记了,今日褚明珠有事儿约她在了望江楼。
“姑娘,是想学长寿面吗?”厨娘收拾完之后,眼瞅着菜都端上去了,白玉还站着不动,小心翼翼的凑上前问道。
只要用了心,大少爷总是能够看到的,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差。
这白玉姑娘是个贴心人,以后自家大少爷,有人照顾了。
到了院子里,褚明朗正在吃饭,见着来人,让绿柳多拿了一双碗筷过来,“吃饭。”
晚饭后,褚明朗没让她在跟前,正好给了她空闲的机会,她去了厨房,让厨娘教她长寿面。
“好。”
到时候学了长寿面,给褚大少爷做一碗吃了,关于自己母亲坟墓的事情,以后也好再开口。
日后离了将、军府,说不定以后还能用这门手艺开个铺子营生,那也不是不错的。
甲鱼这东西,在小户人家一年到头是根本看不见的,就算是将、军府,这么新鲜的,还是少有。
等到厨娘笑眯眯的在一旁解释了一番,她才知晓。
看来,面只能回来再做了。
无法,白玉只好端起碗筷。
还不都是这些个争宠的女人,想法设法的去讨好大少爷。
只不过是暂时不想看到褚明朗那张脸,所以才来厨房躲一躲罢了。
到了褚明朗生辰那日,一-大早她就把自己给收拾利落,刚去厨房看了看昨日发的面团,就被刘午给叫走了。
第一次白玉做出来的面条,粗细不一,看起来有些滑稽,但是多做几次就要好的多,不外乎控制住手腕上的力度,慢慢揉。
“少爷,这样怕有些不妥。”白玉看了看四周,伺候的人,全都低下头去,都不敢抬头看。
第二日一早,面就发好了,然后是擀面。
讨好主子,总是没得坏处的。
是只活的。
望江楼之约
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面条,白玉有些热泪盈眶,娘亲都还没有吃过就去世了,自己这个女儿做的真不孝,便宜褚明朗了。
不外乎,这玩意儿咬人,而且还挺厉害,咬着就不容不易松嘴。
白玉从来没吃过这东西,感觉有些害怕,下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