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2/2)111  重生之风起199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唐朝虽然实行科举取士,实则由新老士族把持着录取权,平民子弟无缘参加科举考试,唐朝一共6千8百余名进士,竟无一人是农家子弟。

杨升元的位置离电话近,他放下筷子,准备去接电话,不料秦华玉一下蹿过去,拿起电话。

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大学教育实际中断多年,而国家百废待兴,大量大学生进入国家机关和重要岗位,也是底层向上层流通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那时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与“暮登天子堂”相呼应。

杨舒力停在门口,看着秦华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唐朝京城长安实行宵禁,入夜禁止人外出,城市一片冷清,宋朝则解除宵禁,夜生活十分丰富,在南宋首都临安,一到夜晚,人们逛街,购物,到乐棚观看皮影戏、傀儡戏等,饮食店还提供叫餐服务,富裕的市民,不习惯在家做饭,喜欢下馆子、叫外卖。

宋朝才真正实现了底层向上层的流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那时的写照。

走到门口,秦华玉又开口了:“舒力……你们是不是分手了?”

饭吃到一半,电话响了。

杨舒力也无可奈何,不知道说什么好。

为什么第一次写历史题材就选择宋朝,阅读过一些资料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唐朝是贵族的时代,宋朝是平民的时代。这是他喜欢宋朝甚于唐朝的原因。

算了,还是写稿子吧,云山雾罩的,真搞不清什么状况,但有一点要注意,以后和涂艺在外面要保持距离,不能穿帮。

回自己房间写稿子算了。

“你要对人家好一点哦。”秦华玉表情严肃地说道。

吃晚饭时,秦华玉似乎还想着那事,一直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样子。

注意“天子”这个词。

精彩的故事情节,真实的宋朝生活场景,保证了这篇小说对读者的冲击力。

扯远了,还是回到小说中来,小说中每个案件的情节虽然是四处借鉴来的,但故事的皮相却很宋朝,细节无一不考究,做到细节的真实,活脱脱还原宋朝生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进入房间,关上门,还是没弄清怎么回事。

她居然没有提到涂艺,只提黄敬蜀,难道是给我挖坑,让我自己暴露?

收益应该远超特稿,而且写起来比特稿更加愉悦和有成就感。

“嗯。”杨舒力稀里糊涂地答道。

现在情况已经变化,“天之骄子”这个词已经没有再提。但在向叔叔和秦华玉这类人的意识中,还停留在过去,以为读大学就是跃龙门。

进入写作状态,杨舒力心情变得平静。

“没有。我们还是好朋友。”他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