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宋市井人家 第161(2/3)111  大宋市井人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啊,是啊,他流放南地,在那里结识了驯蛇人,才有后面的故事。”有位左军巡使夫人摸着胸膛,一脸心有余悸的模样。

“说是犯人养了一条蛇,驯化它藏身于安南国一种草木,卖进事主家,那蛇某天夜里爬出,将一家几口都咬死在睡梦中。”

“那判官家里真是可怜,从三岁稚儿到老母亲,都遭受了厄运。”左断刑家老夫人不住念叨佛号。

再看裴夫人也甚为尊重叶盏,请她在自己手边坐下,还叫丫鬟特意给她换了更适合年轻小娘子们口味的花茶,便知裴夫人也极看重叶盏。

她也颇觉自在,跟夫人们坐在一起,听她们说些市井上很少听闻的官场见闻,就当来开拓视野。

这些夫人们并不是人人都出身名门,当中有位右治狱厅推丞家的邢老夫人就是小门户家的酱铺女儿,因此也对叶盏多些亲近之意,再言谈几回,诸夫人便对叶盏打消了偏见:原来还是位自强自立的。

叶盏在心里暗暗感慨:裴夫人果然是治家一把好手,菜式兼具南北,不拘是甜咸还是软硬都满足,网罗了在座诸人的胃口。

身世坎坷但自强不息,向上昂扬一心开酒楼,又不刻意隐瞒身世,武将夫人们本就喜欢这种斗志,所以对叶盏也多了友善。

夫人们心里惊讶归惊讶,面上还是若无其事坐下契阔寒暄。

再看花苞,玫粉、紫红花束绽放枝头,花型很小,不过核桃大小,但花形精巧,花瓣嫩得掐出水来,在微风里风姿绰约,简直又娇媚又野性。

惊讶,裴家老夫人深入简出、老夫人与儿媳不合,这在城里贵人圈里不算什么秘密,又不知因为何事让老夫人改变了主意?

大理寺卿夫人、右治狱厅推丞老夫人、左断刑老夫人、左军巡使夫人几人交换下眼神,虽然不明白老夫人葫芦里卖什么药,但还是回答:“怕是怕,倒没

既有软乎乎的风味糍粑,还有川菜馆里的川味烧鱼,有楚地的豆米烧排骨,看着就好吃。

吃完饭裴夫人便请诸位移步去花园赏玫瑰:“这里靠近汴河,不知是不是地势暖和的缘故,我家徘徊花常是头茬初绽枝头,顺便去看看花罢。”

过一会开始上菜。

然而夫人们没想到今天还有第二次讶然,裴老夫人特意介绍叶盏给诸位认识:“这是我一位小友。”又将她的来历姓名说了一遍。

移步花园,果然徘徊花盛放,大半个墙头都挂满了徘徊藤蔓,又从墙头倾泻掉落成低矮灌木,显然是精心牵引修剪过枝条。

夫人们知道她是谦虚,明明裴府的徘徊花是京中贵门都知道的一绝,说是头茬其实是第一,只不过忌讳着大内所以才含糊说是头茬罢了。

几位夫人齐齐打了个寒颤,柳氏环视一下诸人,开口:“听闻事主是当年审理犯人案件的判官。审案子结果不合乎犯人心意,对方出狱后才苦心谋划了这桩案子。”

“那么——”裴老夫人就在这时施施然开口,“不知诸位嫁了这执掌刑狱的夫君,可有后悔害怕?”

不过很快就发觉叶盏虽然是民间女子,但言行举止大方端庄,并不一味谄媚迎合官宦夫人,也不自亢自大,说话言之有物,很有见地。

叶盏原先买过徘徊花做菜,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簇的玫瑰花,怪不得能以美玉名字命名,玫瑰的野和娇的确是月季无法比拟的。

“可不是?”夫人们的丈夫都是刑狱、断案相关,自然也知道许多大案要案,因此一说就知道,“当年真是蹊跷。”

趁着诸人赏花,裴夫人瞥了一眼墙头那头,闲闲开口:“我听得多年前有桩灭门案甚为轰动,便是与花木有关。”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夫人心中又是一惊:这明明就是位平民女子,怎得能成为裴老夫人的小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