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儿们学习完思索完后又惦记起了师傅:“师傅的菜式能呈现了么?”
也有人跟叶盏一眼购置了鸡身上最便宜最柴不好做的鸡胸肉和栀子花,独辟蹊径将鸡肉用栀子花染色成鲜黄色,这样染色做成的焖鸡因着色泽鲜明滋味不柴不散,也堪堪过关;
就这么一点点来?
有人聪明些,将便宜的皂荚子仁煮了用糖水浸泡,做了甜点,这道点心在民间叫“水晶皂儿”,正好大部分选手都呈现了正菜,他甜甜的点心独树一帜,很是讨喜;
清澈单纯的徒弟们看着参赛选手们做出的菜式,颇有心得。
就算师傅没有成功竞选行老,单是今日这些奇异的举动就足以让宓家酒楼一举成名,在这之后的天都能稳居京城百姓八卦前三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谁能想到豆芽还能掏空?
否则用虾米、鱼这样就算做得再惊艳,也无法像豆芽、豆腐具有巨大反差感,更让人有视觉冲击。
借走叶盏高汤的那个大厨做了素高汤白菘,白菘削去硬菜帮,斜片成薄片,炖煮后鲜美中带着白菜特有的清甜,再搭配酥脆可口类似现代肉夹馍的胜肉夹,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师傅固然手段高明,但其他参赛选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身上有不少可圈可点的长处。
她们或看其厨艺,或观其摆盘,或领略其巧思,从中都得到不少启发:怪不得师傅叫她们在这次比赛上多看多思考,原来真的能学到东西。
徒弟们明白了大半,怪不得师傅要选用豆芽豆腐这些常见的菜肴,越是常见蔬菜越是能炫技。
围观群众已经尽数惊呼,各个眼睛都瞪得圆溜溜,像看什么奇妙戏法一样专注。
不愧是师傅!
谁想想到豆芽芯里还能加佐料?
此时在叶盏和玉姐儿的通力合作下,豆芽已经做完了大半。
泥穿入豆芽?
此时已经有大半参赛选手做好吃食了,并且开始陆续往主席台呈现。
豆角做了一盘爆炒河虾,火候老道,调料适中,脆脆的河虾外壳里面河虾肉饱满多汁,得了审核官员们的一致点头;
“这可是一道功夫菜啊!”围观群众里有懂行的厨子也不由得感慨。
也有人选了饺子和肉饼,购买大量蔬菜,搭配一点调味的肥猪肉,用大量油煎过,来确保风味,有驼峰角子(类似饺子)和莲花肉饼,都是时下百姓流行吃的风味小吃。
而且师傅和玉姐儿身上都穿着叶盏事先定制的工作服,上面绣着“宓家酒楼”的字眼。
“我觉得师傅是故意的。”蓬蕊安抚她,“大伙儿都爱闲谈讲古,豆芽赢得比赛听上去可比其他菜式赢得比赛更震撼,你信不信,明儿个全城的说书先生都会说师傅,而不是其他也通过比赛的
反而是那些冒险将十文钱全部买了一小点鸡鸭鱼肉的选手大都被淘汰了:一丁点肉炒不成一盘菜,都不够诸多评审们一人一口吃的。想必这也是当初设置这环节的一部分原因。
旁的不说,如今场上大半目光都聚集在师傅身上。
“师傅何必这么麻烦?反正她随便做一道菜都能晋级。”有位徒弟甚为不解,眼睁睁看着其他选手都晋级通过了,师傅却还在不疾不徐穿豆芽,急性子的人已经开始按捺不住了。
可以预期带来的客流量将会不可计数。
段义做了一道“金玉羹”,听说是隐士们和贵人们喜欢的高雅菜式,色泽艳丽是金黄银白两色,吃起来滋味醇厚,融化了多种鲜美的味道,也成功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