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也弄不清楚为什么,可能是胤禛看起来比较可靠吧。
但是胤祥的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他默默地搅动着手里的白粥,心里一时间乱七八糟,说不清现在想些什么。
“给胤禛府上传个消息去,让胤禛进宫来开解开解他。”
“十三弟?”
“四哥,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将手中的食盒放到了桌上,轻轻掀开盖子,将里面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配着炒好的大头菜一起放到胤祥面前。
如今汗阿玛长成的这些儿子,前面年长些的多少对太子都有些不对付,年纪还小的,十二被苏麻喇姑教养的温吞不谙世事,十四又活泼过头且还有两个亲哥哥,如此一来太子能拉拢又好控制的只有胤祥一人。
这几日因为先前永定河工程的事情,李光地等人接二连三的遭到了玄烨的训斥,索党和明珠党都不遗余力地趁机打压,饶是胤祥对朝政再不敏感,这段日子也能反映的过来那天太子叫他写这么一篇文章的用意。
胤禛温声道:“太子不过叫你写了一篇策论罢了。”
他想了想,还是把写得不好的重新揉成一团。
胤禛却是被胤祥吓了一跳,他原本还算有点婴儿肥的脸瞬间瘦削了下去,脸色又苍白得很,在灯光下显得有几分吓人,让胤禛想起先前夭折的十一。
太子的手段并不高明,若是汗阿玛知道他参与到党派之争中不知道会作何想法,到时候连累齐布琛……
吱呀的推门声响起,胤祥下意识道:“我不是说了不要让人进来吗?”
胤禛不知道太子心里做何想法,但是他自己确实心里的大石落了地。如此一来既能减少汗阿玛的猜忌,又能推脱掉太子那边的事务,实在是一举两得。
此次南巡玄烨只点了太子、胤禛和胤祥随驾,其余阿哥留京。
桌案上是已经冷掉的白粥和小菜,胤祥安静地坐在昏黄的灯光前看着已经垒起来的宣纸,里面有抄错的,也有墨晕开的。
这件事情
胤祥默默地舀了一勺子粥就着配菜吞了下去。
胤祥想到这里就觉得脊背发凉,他到底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面对胤禛关切的目光磕磕绊绊地将前几日上书房里发生的事情和太子对他说的话交代了出去。
“先前温僖贵妃去世,瑚图里去了公主所,胤俄时刻紧盯都出了岔子。齐布琛如今年幼,额娘还能将她放在永和宫里照看,日后去了公主所总有额娘鞭长莫及的时候。只有你在,日后无论如何也能当个贝勒爷,那起子奴才才不会小看你妹妹。”
“小孩子家家哪里能这样折腾自己。”
李光地不沾党派之争,秉公办理对于两党来说反而不利,因此趁着这次被捅出来的永定河工程督查不利之事,朝中弹劾他的折子数不胜数,只不过这些折子都被玄烨按住不发罢了。
只见他小口小口地咽着白粥,突然眼泪掉到了粥里。
“额娘说你三日未进米粮了。”
祝兰皱眉,胤祥到底也才是十几岁的人,虽说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生母乍然去世,他一时间转圜不过来也说得过去。
阿哥所内。
胤禛将筷子放到胤祥手里,随后坐到了他的对面:“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齐布琛考虑考虑。”
只是虽然他身体还算健康,但自从敏妃去世后已经连续三天除了水什么都不用,就算是铁打的身子骨也熬不住啊。
平稳的声音从屋门口传来,胤祥先是一愣,随后立刻转头望向来人,有些诧异道:“四哥?”
胤禛一怔。
按照娘娘的吩咐让小厨房做了素食,可十三阿哥让奴才们把东西往那一摆,自个又去抄经了。”
胤禛则不同,他到底年长。而且祝兰看得出来,合宫之中这么多兄弟,胤祥比较信服的也就胤禛一个。
见他如此胤禛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过段时间汗阿玛南巡,他怜惜你刚丧母想着带你出去散散心,我也在随驾名单之上。”
若说玩的好,胤祯要比胤禛和胤祥玩得好多了,但是胤祯自己尚且是个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只会会说几句简单的“逝者已逝”、“节哀”、“为了身体着想”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