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节(2/2)111  折竹碎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钟媪眉头皱得愈紧,正要指摘,瞥见正殿出来之人时,不由得噤声。

直到上一位小皇帝出行时坠马身亡,世家们扒着萧氏族谱翻了一圈,最后找上了她阿父——

萧窈一见她,眼皮先跳了下,被翠微扶着坐正了些。

萧窈自出生起,并不是被当做公主教养的,尤其是在长姐过世后,就没怎么拿过针线、握过笔。

萧窈却没什么“见贤思齐”的心思,只是见他样貌好,多看了两眼。

书案另一侧,堆放着几册世家族谱,也是萧窈这些时日痛苦的来源。

如竹似玉。

萧窈披着厚重的大氅,本就行动不便,加之天色昏暗,下车时又被宽大繁复的裙裾绊了下,惊得周遭一众侍从连忙拥了上来。

只是往前数几年,谁都没料到会有这么一日。

这些年,建邺皇宫御座上的人韭菜似的,先后换了三四茬。

如此才好挑一个如意郎君,嫁入显赫高门。

萧窈耐性耗得所剩无几,懒得理会,拎着衣摆快步踏过门槛,鬓上簪着的步摇勾在了一缕发丝上。

萧窈再次有气无力起来,看了眼翠微,最后还是乖乖端坐着由她们摆弄。

鸦羽似的眼睫低垂着,透着几分矜贵。

她起初留在武陵,只是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于情于理都没有再赖下去的道理。

萧窈步履未停,那人未曾抬眼打量,只微微侧身避让。

钟媪是宫中遣来指点规矩的傅母。

“建邺不比武陵,公主的言谈举止都得格外留意,以免遭人诟病。”

水涨船高,萧窈连带着成了公主。

两人擦肩而过。

清隽的面容仿佛精雕细琢而成,莹润如美玉,无一处不好。

祈年殿内炭火烧得很足,甫一进门,衣上沾染的碎雪便开始融化。

-

又因深知她的秉性,还专程拨了宫中资历深厚的傅母教导。

重光帝是父心拳拳,但萧窈从来不学无术,加之这些个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每日背了这家忘了那家,睡前还要被傅母抽查,颇有少时背书的痛苦之感。

她自觉衣着打扮并没什么不妥,钟媪这隆重的态度,倒叫她觉着自己过会儿要见的不是自己亲爹,而是什么外人。

钟媪说着,女史已经开了妆奁,为她重新绾发上妆。

只是还没来得及看一眼,随行的钟媪趁这个间隙,带着女史换到了她车上。

重光帝下旨召她来建邺,一并送来的还有士族的家谱与画像长卷,个中意味不言自明。

手中无兵权、膝下无子,再合适不过。

钟媪皱眉:“公主当仔细些才是。”

马车在祈年宫外停下时,恰好妆点妥当。

寒风携着细雪扑面而去,他却不见半分狼狈,步子不疾不徐,下石阶的仪态亦是无可挑剔。

画中绘的是上巳修褉时的雅集。茂林修竹,流觞曲水,其间的少年们衣带当风、丰神俊秀。

那人身形颀长,着朱衣,玉簪束发。

钟媪一板一眼道:“这一路舟车劳顿,难免风尘仆仆,眼下既到了宫中,还请公主梳妆面圣。”

车马在皇城外停下,将过宫禁时,萧窈终于打起精神。

萧窈自少时起长居武陵。

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竭力想要将她塑成姿容秀美、高雅端庄的世家闺秀模样。

忍笑,将被风吹开的一轴画卷收起。

在钟媪看来,士族子弟合该如此。

萧窈这才留意到女史捧着的妆奁,欲言又止。

虽顶着这么个姓氏,算是皇室宗亲,但她那位尊祖儿孙众多,阿父乃宫女所生,不过是其中再寻常不过的一个,一直无人问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