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朝暮的钱要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倒不如干脆买房出租算了。
这个点,在黄浦江边散步、吹风是很舒坦的一件事。
上海货一直是很受欢迎的。有人能帮忙从上海带货,在同事间都会非常的受欢迎。
赵思嘉笑道:“没事儿,我也趁机来上海逛逛。还有同事让我帮忙带东西,回头你陪我去百货公司买一下。”
于朵坐了一会儿,“顾婶婶,那你歇着。我去看看她们的工作情况。”
她们就在遮阳棚下的秋千椅上坐下了。旁边放着员工送来的小圆桌,上头摆着咖啡喝小点心、水果。
“好,你忙你的就是了。我一个人待得住。不行我就上楼看电视。”
而且上海比其他地方还要走前一步。
这几处一年的租金都快十万了。
两人看着外滩的万国建筑,都有些感慨。
晚上的时候,于朵让司机送她和赵思嘉去和平饭店吃饭。
华侨公寓10000一年。
“月底,7月28号。机票都已经买了。大概待半个月的样子吧。”
嗯,她既然还要继续开旅行社和电器行,那就一路这么买下去。
但那是针对员工。
怪不得常荷喜欢买房子来出租,这真的是一笔省事、省心的投资。
二楼会议室里有电视,白日不开的。
高敏如今难得回国,这还是两个孩子确定关系之后头一次。她肯定是要去打个照面的。
她知道以后这一行肯定会腾飞,但目前确实还在起步阶段。
能有多少废弃的?
赵思嘉点头,“嗯,八月上旬我也回来一趟。”
赵思嘉放下咖啡杯,“你干妈具体什么时候回国?”
于朵站起来,“顾婶婶,又让你跑一趟。”
要从老区运特产到大城市卖,回去的路上也要押运大城市的货。
赵思嘉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也忍不住道:“也难怪很多人被糖衣炮弹打中了。这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确实舒服。”
上海的出租车事业比北京要发达。
一年两个废品站,七八万还是能净入的。
这笔投资还是很不错的。
反正飞机票和食宿都是小姑娘给她报销。就是于朵不报销,她儿子也会给报销。
这样往返一趟的火车票钱才能最划算。
这样的享受在别处还遮掩几分,在上海倒是不显眼。
于朵笑了起来,“顾婶婶,那十年您没祸出口出啊?”
然后她就开始看员工档案。下午五点同样是召集员工开会。
百年前是外国人用船坚炮利打进来。这会儿我们有底气了,是我们引入外资。
“朵朵,你这里还真的挺不错的。”
“废话,好日子谁不想过啊?”
就先这样吧。虽然食之无味,但确实弃之可惜。
租给自己旅行社,她也是按市价收的。这里是20000一年。
“好的,没问题。”
顾朝暮的贸易厂在上海还专门设了办事处,就专门进货运回北京或者运到其他地方卖。
“我又不是口没遮拦的人。特殊时代自然知道特殊对待。但如今嘛,又不是在顾叔叔工作的地方,就可以放轻松一点了。”
然后司机到点下班。她们吃过逛逛黄浦江边,打车回来就好。
四合院,可以继续这么收租。
不过,好歹是在赚钱。她转手卖掉也收不回多少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如今工业品都没有多的。大家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赵思嘉在楼上窗口看了看,看到于朵在花园草坪阴凉的地方坐着便走了下来。
于朵进到会议室,发现自己的行李箱不见了。一问,是打杂的行政人员帮她拎到楼上客房去了。
于朵道:“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
倒是废品站,如今对她来说,跟鸡肋差不多了。
至于广州还没交房的楼中楼,也是30万买的。第一年也准备收20000。